第八百一十章 募兵艰难

作品:晚明霸业|作者:渤海郡公|分类:游戏|更新:2020-05-03 23:56:18|字数:10766字

“国家初创,资源紧张,之前创建海军学校的资源就已经不小了,那些校舍莫要浪费了。”徐梁想了想也有些道理,天津卫的情况,比山东烟台、威海要强一些,而且总校搬到京师之后,可以继续在山东、浙江、福建搞一些分校。

李岩没有想到,陛下已经考虑到建立分校的事情了,不过他知道,冯先奇在张家口斩获颇丰,银子肯定不是问题。

本来他还想跟陛下说说新军训练大纲,以及修订新一版操典的问题,秦良玉已经赶过来了。

“似乎已经到了老臣拜见陛下的时间了。”秦良玉看见李岩,歉然一笑,又转头看向徐梁,“陛下,新军装已经做出样式了,还请陛下过目。”

徐梁已经快步走到了书房,说道:“快让锦衣卫穿着进来,让朕瞧瞧。”

新式军装秉持着“牢固、耐用、实惠”兼顾美观的精神,做了春秋、冬、夏三款,样式基本上相似,衣服的料子也没有男女的区别。

三个锦衣卫大汉将军穿着新军服进入书房,然后原地立定,目不斜视。

“这是新式军装的常服。”秦良玉介绍道。

普通战士的军装仍旧以大明原本样式为主体,布鞋、绑腿、鞓带,军衔在肩。因为原本用的就是窄袖,所以不可能更窄,不过衣摆却是收到了腰间,成了体力劳动者常穿的“短衣”。

“根据总参谋部给出的数据,裙甲非但限制战士步行,而且也没甚防护之效果,莫若裁去,以求实惠。”秦良玉上前解释道。

徐梁点了点头。为了节省布料,崇祯帝曾特别下旨对袖子宽度做过限定,这套服装正是契合上意的体现。传统观念上,军中战士原本就与“劳力”相当,短衣并不算侮辱,之前胖袄为了保护大腿而长及膝盖,的确没有太大必要。

唯一的改进就是右腋下和圆领右侧的金属钮扣。

金属钮扣在明朝更多用于女子服饰,男子用的不多。然而钮扣的穿衣速度明显比系带更快,在没有发明拉链之前,钮扣或许会使用很长一段时间。

“为什么不用铜的?”徐梁道:“我军军装以红色为主色,配上铜纽扣更好看些。”

“陛下,铜是可以铸钱的。”秦良玉提醒道。

“军容整肃是可以增进士气的。”

“就怕有士卒取了钮扣去换钱……”

“那就是你训导官的工作没做好啊。”徐梁尽量让自己的口吻听起来和善一些,到底秦良玉已经这么大年纪了。

秦良玉领命道:“臣明白。”

“还有,”徐梁让那士卒抬起手臂:“看,这钮扣在腋下一只手不好弄。”

按照明人的审美观,钮扣被藏在了不起眼的地方。然而如此一来,穿衣服时右手就要抬起来,只能靠一只左手进行动作,影响速度。而且被裹起来的左衽仍旧需要系带,将钮扣带来的速度抵消殆尽。

“用铜钮,上面压上花纹,就大大方方露在外面也挺好看的。”徐梁在纸上随手画了个扁平钮扣的形状,又边画边道:“挪出来两拃,放在中间如何?看起来就对称了。这样右衽也不用包过去太多,还能更省点布料。”

一旁随行伺候的裁缝连忙掏出炭笔记录下来,准备回去整改。徐梁不知道其他人对此有什么看法。不过这里他最大,外观上的问题只要他发话,没人还敢有异议。

“脖子这里勒不勒?”徐梁扯了扯那人样子的领口,担心圆领憋气。寻常服装的圆领并不竖起来。但是现在为了扣住钮扣。就成了高圆领。如果是量身定制还好,但士兵只有从一到五五个等级的标码服装选择。很可能出现不领子不合适的情况。

后世的军常服只是平常穿,作战时有作战服或是迷彩服。然而现在明军的常服却是平时和作战共用一套,所以实用性要求也很高。

“回陛下,略有一些……”人样子有些惊惶。努力保持镇定。

“改成交领。”徐梁当即拍板:“常服用交领,公服还是用圆领。”

裁缝在一旁连忙记下,准备回去再改。

“在冷冻时节,或是苦寒之地,常服配发围巾。冬季常服再加一件大氅。”徐梁道:“只是大氅的袖口一定要收起来,也不要对襟,仍旧如常服一样做成交领。不过右衽可以包得多些,尽量多用棉。”

秦良玉微微点头,脑中想了想陛下的描述,觉得也算是精神。

士兵只有常服。三套看过之后也就好了。

到了尉校级别,常服下摆放到了膝盖上方,有些类似短大衣,看上去明显比士兵多了一份威仪。常服之外还有公服。因为公服要出席礼仪场合,所以形式都有定制,也不可能用钮扣这样出奇的产物,无法提出改进意见。

到了将官级别,除了常服、公服,还有朝服。朝服又称具服,是朝廷大典时候穿的服饰。沿自周朝,随唐宋式样略有改动,非徐梁能够置喙。唯一需要定下的无非规制,也就是军衔与官品的对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晚明霸业》,方便以后阅读晚明霸业第八百一十章 募兵艰难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晚明霸业第八百一十章 募兵艰难并对晚明霸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