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地理

作品:晚明霸业|作者:渤海郡公|分类:游戏|更新:2022-04-08 12:53:51|字数:6298字

……

李寄一袭青衫,负手走在校园的小竹林里,看着眼前那些激情似火的年轻学子,他的心情说不出的复杂。

他申请经费的事情,再一次凉凉了。

虽然朝廷允许像是他这样的人,申请经费,用于研究。

可是他们文史类的学者,在圈里却有一句名言,十个立项九个黄,还有一个要凉凉。

国家现在正在闷头做科研,搞大事,像是他们这样的学者,日子就很难过。

除非上面的恩师是大佬,肯照拂,日子可能还好过一点。

无疑,他李寄不属于这一类人。

他都不知道自己的立项被拒绝了多少次了。

作为京师大学堂的首批地理专业的高材生,熊人霖大师的弟子,京师大学堂的授业老师,李寄的固执的申请,一次都没通过,就连熊人霖都对他不满。

熊人霖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当年他治理义乌,结合中西文化,将义乌治理的井井有条。

而且他还写下了许多经典的着作,比如义乌县志,比如地纬。

两本书都是惊世之作,尤其是地纬,大明第一本介绍东西方地理的着作。

他这样的大学者,对李寄的看法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李寄出身名门,是徐霞客的弟子,本身历史地理文化就非常渊博,继承熊人霖的衣钵绰绰有余。

“地理不止是地名和地图,也是人与自然依托共存的大环境,山脉、水流、土壤、气候,皆是地理。”这是李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总纲,详尽探讨了京师地区的山水土风,被顺天府和相关府县奉为圭臬。

然而这样水准的论文,竟然没能获得博士学位,也是因为与熊人霖的学术思想不符。

熊人霖大可谓是纯正的地图地名学家,对于李寄这样的“异端”,更多还是抱着“挽回正道”的想法。

然而李寄非但没有意识到熊教授的苦心孤诣,竟愈行愈远,在最近更是提出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野,申请前往西南诸省考察蛮夷族情,大有开宗立派的势头。

可惜却是邪派!

熊人霖勉强还能接受自然地理的说法,也有些后悔当时卡住了李寄的博士头衔。然而看了李寄如今大肆提倡的人文地理,熊教授彻底怒了,你这歪门邪道,算什么地理?

人文和地理分不开,为什么不能算地理呢?莫非地理不是为人服务的?身为弟子的李寄就是别不过这根筋。

李寄想过自己停薪留职去一趟云贵之地,但他家只是寻常的小康之家,并不足以承担这么大一笔路费盘缠。

他也考虑过寻找商家资助,不过商家一听是考察民情,兴趣大大减弱,除非李寄还能顺带将西南的山水地图带回来了。

“其实你就说自己是考察西南地形地理,修订舆图,到了那边不还是自己说了算?”有人给他出主意。

这未必不是个变通的法子,但读书人养的是一腔浩然正气,岂能在这等事上欺上瞒下,表里不一!

“介立,找得你好苦!”

李寄抬头望去,原来是自己的同窗好友钱继章。他上前打了躬:“兄有何见教?”

“是有桩喜事要与兄台说。”钱继章一边回礼,一边从大袖中取出一张字纸,递给李寄。

李寄接过字纸,展开一读,原来却是大明地理文刊招选外派访员的通报。

“介立,如何?是一桩喜事否?”钱继章笑道。

李寄已经看到了最后,这招募文书上写得分明,外派访员是要去漠北、西域、南洋诸地考察地形,探访民情,正是李寄所提出的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大地理学”。

然而京师大学讲师职位可谓清贵,教书育人也是古贤人所为。一般而言,地理系毕业的学生,若是未能拜得教授进研究生学业,大多去了兵部职方司供职。少数地图上有造诣的学生,也有被挖去别的学堂做讲师的。

极少数人会去商号供职,虽然收入待遇远超兵部和学堂。

大明地理文刊,虽然打着“皇明”的抬头,说到底也只是商号罢了

喜欢晚明霸业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晚明霸业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晚明霸业》,方便以后阅读晚明霸业第926章 地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晚明霸业第926章 地理并对晚明霸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