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皇长子的教育

作品:晚明霸业|作者:渤海郡公|分类:游戏|更新:2022-04-08 12:53:57|字数:6724字

刘宗周一直面色淡然,此刻大家都面露欣然,而他却拧紧了眉头。

黄宗羲因为工作关系并没有随驾,是后来才听说了国子监的种种轶事。

他对前半段深信不疑,因为这个犯言直谏的人是他熟悉的恩师,如果恩师不这样说话,那才是怪事。对于后半段,黄宗羲却是将信将疑:

皇帝陛下实在是圣明得让人难以相信啊!

“不迁怒,不贰过。”黄宗羲在刘宗周的职房中激动地点出了题眼:“圣天子以此教育储君,岂不圣明?”

不迁怒,不贰过是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而且认为好学如颜回者,一旦逝世便举世难见了,可谓评价极高。

徐梁一直被大臣们担心会成为世宗那样的暴君,更怕他宣扬法术之说,将大明带入万劫不复之地。如今看他能够以儒门圣贤的标准来要求储君,起码证明皇帝并没有“走”得太远。而且被如此教育出来的储君,也不会背弃名教。

刘宗周与皇帝问对之后,对皇帝在经义学问上的底细已经十分清楚了,而且又从翰林故交中知道皇帝真正求学还是听吴甡讲了点。他摇头道:“今上最让人诧异的便是这点,恍若天成。”

黄宗羲不解。

“要将圣人言行付诸日用,这份功力谈何容易?”刘宗周道:“多少所谓名儒,口上论理则辩才无碍,事上见性则蒙昧不明。我观今上并不曾习得章句,且杂学斑驳,不见大道,但行事言论,常暗合圣教真意,岂非天成?”

徐梁前世虽然没有钻研过儒学礼教,整个社会也缺乏这样的大风气,但儒教思想已经深入到了每个人骨髓之中,对所有中华儿女的价值观、人生观都隐隐作用。甚至于许多叫嚣着反儒反孔的斗士,他们本身用的也是儒生的思维逻辑,并未见有新意。

对于在国子监教育皇子一事,徐梁本人也没意识到与儒教有什么关系,更没想到“不迁怒,不贰过”。

他当时脑中很简单,男子汉大丈夫就要承担责任。品味自己种下的果子。

仅此而已。

这不但在明代是正确的思想,在徐梁前世也同样被人奉为真理。恐怕只有愚夫愚妇会亟亟将孩子抱起来,然后装模作样敲打树根地板,哄孩子高兴。

“师尊似乎并不以此为幸?”黄宗羲道。

“不迁怒,不贰过的并不只有颜子,还有秦穆公呢。”刘宗周说着。看了看窗外,又道:“今上迟迟不开经筵,非是好学之君。规谏天子正是我辈应尽之责,恐怕日后君臣未必相得。至于储君,还是要从小教育,以期成为一代明主。”

黄宗羲点了点头。

“既然陛下要我推荐讲官,内举不避亲,我打算荐你为日讲官。”刘宗周道。

黄宗羲顿时觉得自己肩头担子沉重,深深一躬。道:“弟子必当竭尽所能,引导圣天子陛下掌经典,明大义。”

刘宗周点头赞许道:“如此甚好。天色不早了,你也早些回去吧。”

“是。”黄宗羲应声而退。

……

徐梁回到宫中的时候,朱慈烺听说了国子监的事情,急着要看小外甥是否受伤严重,对于找老师的事情,反而不怎么关注。

徐梁回宫之后,还要处理政务,所以对于关心小家伙老师问题的人,只有皇后了。

还好刘宗周办事效率极高,这也是因为他有足够多的弟子服其劳。半个月后,一份新鲜出炉的名单就送到了皇帝手中。

黄道周的名字位列最前。

虽然刘宗周与黄道周有了间隙,但外举不避仇,刘宗周对黄道周的人品学识都是极其相信的。

在黄道周之后,是左右春坊官,刘宗周推荐了弟子陈确、黄宗羲、张履祥出任。担负日讲重任。虽然黄道周为主讲官,但具体讲课内容还是由日讲官负责,就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区别。

再往后则是一些翰林,或是陪讲或是旁听,都是小有文名的才子。

这份名单到了徐梁手里。很快就面目全非。

因为皇帝陛下用不着这么多讲师。

“这是皇长子第一年的课程表。”徐梁让程贵妃取出一张表单,道:“刘先生推荐的人,只能担任语文、书法和历史这三门课。”

“臣所举荐者,皆一时俊杰……”刘宗周不可置信地接过课程表,只看了一眼,就愣住了。

“陛下,‘社会实践’是何意?”刘宗周当然知道“社会”,但是社会实践又是什么东西?

在大明,社会就是结社、聚会。

社有书社、琴社、画社、诗社……种种不同。会有临时雅集,有长期的定会。但这些都跟圣天子扯不上分毫关系。

“朕所谓的社会,是指大明民生百态所集合。”徐梁道:“要让皇子知道一个大钱买几个包子,路上遇到有人斗殴该去找哪个衙门,户口是怎么回事,有何等好处……总之要让圣天子知道民间百姓从生到死都是如何过的。”

喜欢晚明霸业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晚明霸业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晚明霸业》,方便以后阅读晚明霸业第950章 皇长子的教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晚明霸业第950章 皇长子的教育并对晚明霸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