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王恬的命运轨迹

作品:晚明霸业|作者:渤海郡公|分类:游戏|更新:2022-04-08 12:54:04|字数:9228字

王恬心中有些纠结。

徐梁治国六月初二,王恬回到帝国军事大学任教之后一周。引起了极大轰动。

他的国际战略科系尚未确定招收哪个文化等级的学生,也没有确定招收人数,但职房的门槛已经换了三条。

权贵们以为这个科系只是坐在书斋里画画图,是劳心者的工作,不用下旗队去吃苦受累。

将门家长却觉得这是个好地方,子侄若是进了那里。日后想打哪说一声就完事了。如此一来还愁没有军功么?

其中又有海陆之争,因为任谁都看得出来,如果大明的国际战略重心放在西域,那么海军就只能继续憋屈二十年。

尤其是如今李化鲸的山地第一军已经占领了占城国,整个交趾沿海都在南海舰队控制下。北海舰队也已经控制了倭海,如此一来东海和台海舰队恐怕只能成为海岸巡检司。

鉴于王恬的朝前眼光,徐梁也特地安排时间接见他,探寻他的思想轨迹。

“天下就这么大,我们少占一块地,别人就多占一块地。有些地方如今看着没用,却不能不占。譬如蒙古之祸,正是唐时对草原的漠视,攻灭突厥之后不曾移民实边,终养大了蛮族。”王恬在皇帝面前并没有太过局促拘谨,这份从容让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补给实在很难达到极北之地。”徐梁轻声道。

“陛下所言极是。下官……微臣也知道鲜卑荒野十数年干旱不绝,饥荒甚重,就算想展开军屯也不容易。”王恬道。

西伯利亚被认为是鲜卑人的诞生地。虽然徐梁偶尔会冒出“西伯利亚”这个名字,但在钦定和推行的世界地图上,这片明人称为“罗荒野”的地区官方名称是:鲜卑荒野。

在鲜卑人之后,西伯利亚曾出现过一个蒙古人建立的汗国,名为失比儿汗国。这个汗国是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第五个儿子昔班的后裔建立的,灭亡于八百哥萨克骑兵,那是万历二十六年的事。

罗斯国人从伊凡雷帝时代开始以武装力量越过乌拉尔山,持续东进,直到崇祯末年与东虏相遇。这些人之所以南下,正是因为西伯利亚荒野上的饥荒。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大明军队的确不能在此地常驻。

“所以微臣认为,扼守乌拉尔山主要隘口,禁止鄂罗斯人东进。如此我军只需要保留小规模的哨卡则足以扞卫领土。”王恬停了停,道:“起码在五十年内,这将是我军能够控制的最远距离了。”

控制力与科技水平有直接关联,这点注定没办法讨巧。

“如果鄂罗斯人发动大军侵犯我国领土呢?”徐梁问道。

“这就是陛下攻伐突厥的优势所在了。”王恬道:“只要我们平定了哈萨克三汗国,驻军西域。一旦鄂罗斯东进侵犯,则我军可以从南部平原攻打鄂罗斯。而在鲜卑荒野,只需要用少数骑兵袭扰。拖住东犯之敌,足以令其不战而溃。”

徐梁点了点头,对这样的应答十分满意,看得出是经过思考而非酒后乱涂的。

“不过陛下。若是能够遣使约定边界,彼此各守国门,平息干戈,方是上策。”王恬说完就有些后悔:这些话是你一个小小上尉该说的么?

“有道理。”徐梁晃了晃身,活动了一下筋骨,道:“不过使者需要武力为后盾,起码我们得有能够威慑他们的力量。如果要达成你画的那幅图,该如何顺序?”

“西域方向,先打下哈萨克三汗国,然后固守乌拉尔山。封锁鲜卑荒野。若有余力,时机恰当,南下葱岭,彻底巩固为大明西疆。”王恬道:“南洋方向,只需要扼守麻六甲。则我国对天竺便形成了两面攻击之势。若是守成,则互为犄角;若是进取,则两面出击。”

“东瀛、苦兀为西取美洲之跳板,不可不占。只是东瀛不同高丽,本有文法之,故而要纳入华夏恐怕需要时日。”王恬在东瀛呆了这么长时间,也算是个精通东瀛国情之人。他道:“如今铁拳师已经在虾夷地取得了桥头堡。十年内先经营虾夷地也就够用了。”

徐梁以前并没有想过走太平洋航线前往美洲,现在发现太平洋航线已经较为成熟,那么加以利用,抢占美洲殖民地也就顺利成章了。所以之前东瀛只是个鸡肋,除了银矿什么都没有,现在却身价百倍。将成为大明东进的重要补给地和中转港。

“三线并行,恐怕有些疲惫。”徐梁道。

事实上军方也有些疲惫。尤其安南打下来之后,军方要大量瓜分战利品,对于下一步南亚作战甚至有些懈怠。李化鲸走到占城就停下了脚步,成大用甚至不愿离开东安。徐梁相信自己如果让兵部明确下令。调动成大用,此人还是得遵从军令的,但恐怕会生出怨气。

再说,大战之后也该是休整,分配战利品的时候。

“东西两线皆可缓缓图之。”王恬道:“南线却应当尽快打完治理。天下人重金银,而必陛下贵为天子,真正的贵货只有粮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晚明霸业》,方便以后阅读晚明霸业第981章 王恬的命运轨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晚明霸业第981章 王恬的命运轨迹并对晚明霸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