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重

作品:越人歌之曲终人散|作者:我有所思者|分类:古言|更新:2019-12-11 23:57:10|字数:6206字

林超在良姜的服侍下宽了外头的大衣裳,又自己转去屏风后换了睡觉时穿的夹衫,才出了屏风。

他也没想瞒过这两个心腹丫鬟:“不仅是外祖母赐了鸡汤,我要推辞说要去庙里念经,就算不赐,我也会找个其他借口请辞出来的。”

良姜就先明白了过来:“爷是怕郑老太太多疼了你,旁的孙儿孙女们嫉妒?”

林超一边在凳子上坐下,慢慢地脱鞋,又摇了摇头:“也不是光为了这个,就是临走时,太太三番五次和我提及两位舅舅、舅母和表兄妹们的秉性,母亲虽然出嫁十多年了,可却是大小在郑家长大的,所以他们的脉,我今儿粗略一看,太太也是切得很稳的。”

:“晚饭时见了大舅舅和二舅舅,太太也特别说过,这两个舅舅,一个是长子,一个是幼子,所以母亲跟前从小待遇就不同,外祖母一向认为,长子是用来支撑门户的,得严着管,而幼子是要用来疼和宠的,所以如今养成大舅舅严肃平稳的性子,而二舅舅就要风流不羁些,但两位舅舅虽都是饱学之士,为何只能当一介讲师,而不能像外祖父一样身居太傅?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气度不足,家国天下,大气胸怀,真正的读书人,自当如此,这么多年,太太始终和娘家不冷不热,一方面是不满意被远远低嫁了,另一方面,也是两位舅舅,至今仍然不忿,母亲临出门时,带走的那几十万两的嫁妆....”

玉竹的嘴巴张了张:“这哪有这样的哥哥?谁家大户女子出嫁,不是十里红妆的?而且自古女子的嫁妆,不都是官中出一部分,母亲的私产陪嫁一部分?郑老太太和老太爷都活得好好得,就惦记上老人家的家产了,连妹妹的嫁妆都记恨上了,真是枉为读书人!”

林超试了试水温,才小心翼翼地把脚放了进去,又冷笑了一声:“还有呢,母亲特别说,她在家做娇客的时候,大舅母就已经进了门,长嫂如母,她本来一开始还有心结交这位大嫂,可时日久了,就发现这位出身名门秦家的女儿,虽也是**都好,但只有一点,和大舅舅是特别地夫唱妇随,就是,也不是个大方宽容的性子,外祖母当年是多年媳妇熬成婆,也免不了在媳妇面前摆足婆婆的架子,母亲作为小姑子,私下里很是心疼长嫂,唯有死劝的,没成想反被大舅母记恨她能在外祖母跟前说上话,母亲又是最小的女儿,外祖母多心疼了些,嫁妆单子早就写好了,所以几重原因下来,大舅母也是很看不惯这位小姑子受宠和丰厚的陪嫁,母亲呢,也不是个泥人脾性,可以任由她欺负抢白的,所以每逢大舅母语言不忿,便用言语弹压,故此有段时间,姑嫂两人私下也闹得很僵,不过是面子情。”

:“二舅母呢,倒是母亲定亲之后才入门的,二舅舅是嫡次子么,所以说得媳妇出身要低了些,二舅母的娘家是四川唐门,虽是在川渝僻静之地,但也算是当地的世家大族,家中很是富足,听说也是占地百亩,良田千顷,府邸屋墙高耸,出门子的时候,也是给女儿陪嫁了几十万的嫁妆,稳稳压大舅母一头,但人哪有嫌钱多的?这个好东西,从来都只有多多益善的,所以二舅母二舅舅也为了嫁妆之事,有些记恨母亲。”

:”郑家诗书传世家,大舅母虽然管家辛苦,可家底的确又不丰厚,所以免不了多方筹谋,长房的日子,自然比不上二房滋润,妯娌两私下经常攀比,两房的儿女们,也跟着父母的样子学,根本没有同气连枝,荣辱与共的见识,外头虽然看起来声名赫赫,可里头却乱成这副模样,就算是打着骨头连着筋的表亲,我也最好不要在郑家晃久了,免得看轻我林家,以为我是刻意结交。”

喜欢越人歌之曲终人散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越人歌之曲终人散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越人歌之曲终人散》,方便以后阅读越人歌之曲终人散敬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越人歌之曲终人散敬重并对越人歌之曲终人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