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两家非常交好,于是便相约秋后结了葫芦一家一半。
到了秋天,果然结了一个大葫芦,两家人把葫芦摘下来准备分享。忽听葫芦里传出一阵阵小孩的哭声,孟老汉非常奇怪,便用刀把葫芦切开一看,呀!有个小女孩端坐在葫芦中。
好吧,这小女孩就是孟姜女,说是葫芦妹没错吧?
说起来,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应该出自程朱理学一统天下之后!
因为在后续的故事中,孟姜女找了个读书人。
那个读书人叫做范喜良,因为秦始皇抓壮丁修长城就逃了出来,落难了!落难就落难吧,你跑人家后花园干什么?还看见人家女孩子露着胳膊捞扇子?就因为你是读书人,看了人家胳膊,人家就得嫁给你?而不是把旺财放出来咬你?
这一看就是读书人自己给自己贴金写出来的么!还是程朱理学之后的读书人!
可见,封建礼教害死人啊!
扯得有些远了,说皇帝跟农民呢,怎么又扯到葫芦妹身上了?
再来说说皇帝啊!
咱就说说汉武帝跟某个十全老人咋样?
咱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他们在治理国家方面确实不行!最起码眼光和胸襟气度不行!
同样是皇四代!
汉武帝前面是高祖,文帝,景帝;十全老人前面是(入关后算)星星,星星和星星!
汉武帝前面几代皇帝,又是平定外敌(抗击匈奴),又时平定内乱(七王之乱),又是发展民生(文景之治),到了武帝这一代,总算是国家有钱了,百姓有粮了,该干点正事了!
于是乎,汉武帝大手一抬:“卫青,霍去病!你们听好了:钱,哥哥手里面有!粮食,咱也不缺!军队,也训练的差不多了!不过匈奴这个悬在我大汉头顶上的一把利刃还在!
所以,剩下的事情,就是你们的了!”
然后,就有了后来的一系列胜利!才有了汉元帝时期陈汤的那句名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十全老人跟武帝的处境真的非常像,只不过他干了啥呢?自己查历史去,别查清宫剧!我害怕被和谐了!
只不过他的后人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时候,只能是:“犯我大水青者,割地赔款!”了!
说起来,古代帝王之中最有魄力,最有能力,最有见识的一位,就是——隋炀帝!
别笑,这是真的!只不过当时的国力和技术水平达不到他的要求就是了!还有在用人方面这家伙比较差劲,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事情!
他的主要功绩,就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有古诗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馀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
京杭大运河,一直以来都为各朝各代提供了运输上的便利!为南北两地的交流提供了方便!
比如明朝的漕运。
如果没有运河,明朝北京城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的!还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饿着吧!
嗯……这里面还是有农民的功劳的!嘿嘿!
尽管历史上说他修运河是为了享乐,但是历史书能信么?尤其是后朝写给前朝的历史书?
可以信一部分,但不能全信了!
你看隋朝跟唐朝的关系……
李渊他娘是隋文帝杨坚他媳妇独孤皇后的姐姐,他跟杨广是亲姨表兄弟!这关系够近了吧?
不过他还是反了,不但反了,还成功了,自己当皇帝了!你说他能在史书中说杨广的好话?
好么,前朝这样好、那样好,那我成啥了?反贼?
反正不管你怎么样,就是不好!
这就对了么!
其实啊,隋炀帝干的那些事情,另一个个着名的皇帝唐太宗也干过,叔侄俩或者是岳、婿俩谁也别说谁!只不过太宗后面还有孩子当皇帝罢了!
太宗皇帝的历史功绩,就是一手缔造了强大的盛唐!贞观之治可不是说说的!这又为我炎黄子孙增加了一个名字——唐人!
鹰酱那边的唐人街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对吧!
说起来,这些皇帝对于整个世界的贡献还是极大的!具体有多大咱不好说,但是加强了整个世界的物质文化交流还是有的!比如丝绸之路啥的!
当然,这里面也是有兔国农民的功劳的!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蚕宝宝们只会把蚕茧藏在树上,才不会让人发现了呢!要知道,每一个缫丝的蚕茧里面,都有一个受尽酷刑而死的蚕宝宝啊啊!
就这还不算完,人们享受了蚕宝宝们辛苦吐出来的丝之后,还把蚕宝宝们掺杂上辣椒之类的东西炒成香喷喷的菜……似乎很香啊……
好像又说偏了?
再来说说明祖!
为啥不是说宋祖?
一个欺负孤儿寡母的人有啥好说的!
真要说说?
也行!
咱就说说这个宋祖老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