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开始计划

作品:国家制造|作者:千萌|分类:现言|更新:2023-03-13 17:09:55|字数:5474字

学术大会的举办时间有半个月,在这期间,各个领域的院士或其学生,都踊跃地上台发布自己的科研成果,并相互研讨。入目全是抱着厚厚文件或书籍的研究员,旁边的几个实验室24小时都在使用中,研讨后有了新灵感就钻进实验室的人比比皆是,学术会场氛围浓郁。

季椽心里想着怎么拐加思·米尔恩先生,但明面还是以一名学生的身份与他交流。撇开卫星技术不谈,加思·米尔因在物理领域的成就也值得季椽学习。

加思·米尔恩同样对季椽感到惊喜。虽说一开始只是出于礼貌应付一下朋友的学生,却没想到他年纪轻轻却已经看过那么多国家的论文专着,并都能记住和理解,谈到不了解的技术时,也能很快领会。要不是那张脸太嫩,他甚至有自己是在和一名学识渊博的院士交流的感觉。

“你不上台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吗?”熟悉了以后,加思·米尔恩就让季椽不再叫他米尔思教授,而是以加思相称了。他们两人此时正坐在展会的后排聊着天,不时就台上发布的内容加以探讨。不限物理,生物、化学等两人都有些涉猎,虽说只是外行人的讨论,两人天马行空的也聊得很开心。

和季椽一起来的其他几位研究员在前几天已经上台发表过自己的成果,获得了不少夸赞和约稿,只有季椽还没有上台。

加思·米尔恩对此极为期待。

季椽微笑:“我有了新的灵感,还在准备中。”

他这几天可不是光讨论学术,同时也旁敲侧击的探测到了加思·米尔恩会感兴趣的技术,并向他介绍了华国的科研环境——相比起南菲国,在重要的科研项目上,华国所投入的资金和重视程度,足以令加思·米尔恩直言羡慕。

之后再想办法怎么让加思·米尔恩愿意去华国吧,这方面他不擅长,还得问问小宋哥。

“所以说,你看上那个加思·米尔恩了?”

晚上和小宋哥例行电话时,宋冀宁在电话那头提高了音量。

“说什么看上……好吧是看上了,我想拐他回国,他的知识和技术真的很有价值。”

“如果我没记错,他是南菲国的在职院士吧,怎么可能放下自己的一切随便跑到华国。”

“我也没要他放下一切啊,拐过来几年就好了。我们和南菲国不是一直有互相派遣留学生的活动嘛!”

“你也说了是留学生,你见过派遣院士的吗?想都别想。”宋冀宁不客气的反驳:“要是真那么喜欢他,等我们在国内的学业结束之后,可以申请到他名下留学几年。到时我陪你一起过去,现在就暂时放弃吧!”

过几年就晚了。国内在卫星研究上的投入向来花费巨大,此时偏偏又还穷,可谓是勒紧裤子搞研究。sunsat卫星的技术在这时代真的很重要,能节约很多很多钱。

“他现在是南菲国卫星项目的研究员之一,因为和负责人的矛盾,正准备被踢出项目组。”现在是加思·米尔恩的低谷期,也是最适合伸出援手的时候。

咱不偷不抢,你们不重视不要的,我们邀请不行吗?

“所以呢?”宋冀宁在电话那头问。

“我和他讨论过一些空间物理的问题,他在这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所以呢,为什么非要他不可?”

季椽憋足了劲想理由,如果他连小宋哥都说服不了,更别提去说服加思·米尔恩和国内的相关部门了。如小宋哥所言,一个国家的院士,不是那么好拐的,华国目前也没有开展一个新卫星项目的打算。

“经过和他的交流,我获得了很多关于空间物理折叠的灵感,我觉得很适合用在卫星上。我想申请一个微小卫星的研究项目,但毕竟我在空间物理上的研究不如米尔恩先生,因此想请他到国内进行指导。”

这点季椽倒没撒谎,加思·米尔恩发表过不少关于空间物理的学术论文,加上这段时间的探讨,季椽从这之中已经能预见空间物理在卫星上的重要作用,结合未来的物理知识,他有了比sunsat卫星更先进的灵感——但也仅仅是灵感,他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主持这项研究。

尽管国内的空间物理学家也不少,但最适合的人,绝对是加思·米尔恩。

“什么,你又要申请新项目?”电话那头的宋冀宁语气着急:“喂我这边还在学习呢,你别突然进实验室啊,万一又要几年才出来怎么办!”

“嗯,如果能申请成功的话,时间大概要5年?当然我会尽力加快时间的。”早一年完成,就能给国家多省一年的卫星科研经费。

“5年?别开玩笑了!你要扔下我吗?”

“卫星实验也没保密到不能打电话的程度,而且我只是想想,不一定能成功立项呢,米尔恩先生也不一定能拐过来。”

“5年不能见面只打电话我也受不了啊!”比起季椽的不自信,宋冀宁却对他有百分百信心。只要季椽说想研究的项目,宋冀宁就没见他失败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国家制造》,方便以后阅读国家制造第212章 开始计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国家制造第212章 开始计划并对国家制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