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人才储备

作品:明末不求生|作者:宇文郡主|分类:历史|更新:2019-11-21 12:56:40|字数:5892字

营庄制和周礼田制的关联,可能是它们都存在一定公有制的色彩,但实质上就并没有太多联系了。陈可新这也是没话找话说,毕竟他一个外人,还未摸清楚李来亨的想法,也不敢对闯军这个核心制度发什么言。

李来亨听罢后摇了摇头,他看向高一功和郭君镇两人,微笑着说:“咱们夹袋中实在缺人呀!”

“先生既然已做了一段时间的营田书办,对营田新法应该已经有所了解。那也正好,一功大哥的一个副将冯养珠,现在正在罗田县做营田使,他常常抱怨身边缺人,若先生不弃,是否有兴趣到罗田县先做一下庄使的工作?等到习惯闯军的办事制度以后,我亦另有大用。”

庄使这个官职光听名字就知道不算太高,何况陈可新对闯军的体制也已经有了一点点了解。他毕竟做过营田书办,知道庄使地位尚在都营田和营田使之下。

陈可新毕竟也是举人出身,自诩为上层士人,社会地位不比牛金星差。他投效李来亨,虽然不求向牛金星一样,立即得到宰相一般的地位,但也毕竟有所期待,结果才获得罗田县庄使一职,心里不可能不产生一点抱怨来。

不过李来亨又补充和强调,让陈可新先做庄使的工作,是为了让他先了解和熟悉闯军的体制,不用太长时间,等他习惯以后,立即就会有大用。

这番话才让陈可新稍稍安心,跪下来又拜谢了一番李使君的拔擢之德。

李来亨这样安排,也有他的意图所在。闯军现在虽然正在加紧扩军,兵马数量最近已经增加到了将近一万五千人,可相比本地士绅的力量依旧薄弱,若冒然将陈可新放到高位上,一旦他和士绅串联,完全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之前李来亨听从方以仁的意见,将士绅家中适龄的幼子,全部当做人质拉到随营学堂读书时,就已经十分担心士绅势力慢慢“篡夺”闯军力量。

为了淡化士绅的影响,李来亨又增加了闯军老卒、英烈孤儿们到随营学堂读书的名额,还从全体学生名额中拿出四分之一,专门吸纳本地奴仆、佃户起义首领入读。

因为就读随营学堂不仅不用缴纳任何费用,而且学生还包吃包住,对奴仆、佃户之家自然产生极大兴趣。

许多穷人都是想方设法要把自家孩子送进去学习,不管进去是练武还是识字,能包吃住,就已经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了。只是随营学堂要培养的是短时间内就能拿出来用的干部,若从头培养奴仆、佃户家的孩子很不必要且浪费时间,所以李来亨在这些人中,比起少年,更倾向吸收具备一定威望和组织能力的奴变、佃变首领。

因为报名的人数太多,李来亨还不得不又让方以仁和张皮绠安排了专门的测试,从记忆力和体能两个方面筛选下去一批人。

体能方面是直接测试他们的跑动能力,记忆力则考虑到不少报名者实际上是文盲,只是要求记忆一些图案。

这样筛选和安排以后,闯军的随营学堂,基本上是四分之一的士绅质子、四分之一的本地穷户,剩下一半则都是来进修的闯军将士和烈士遗属。

另外还有一些年龄和学习能力差一点的闯军遗属和本地奴仆佃户之子,就不安排到随营学堂中读书,而是吸纳到军事、体能训练比重更高的幼兵团里培训。

李来亨这样也勉强算是给湖广闯军,搭建起了一个基本的人才资源储备梯队。

喜欢明末不求生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明末不求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不求生》,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不求生第三十六章 人才储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不求生第三十六章 人才储备并对明末不求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