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

作品:明末不求生|作者:宇文郡主|分类:历史|更新:2019-11-21 12:57:36|字数:6604字

苗里琛抓住战机,身先士卒,将粮秣辎重、金银财宝全部弃置城中,从左军围堵兵力最薄弱的北面突围而出,经鹿头店一带冲回桐柏山,保存了枣阳守军的主力。

但这一战闯军毕竟丢失了枣阳,还付出了千余人的伤亡,这是李来亨用兵以来几乎从未有过的重大失败。

“左镇虽然在朱仙镇大败以后,一见闯军军旗就震怖不止。可左良玉现在没有粮食,左镇上下都是抱着拼命的气势杀过来,他们又有兵力优势,绝不是可以轻易消灭的敌人。”

方以仁说完后,李来亨也叹道:

“枣阳之失,不是苗里琛的问题。而是我用兵过于保守,没有料到左良玉这样拼命……现在咱们还要等革左五营的协调行动,束手束脚的地方很多,招待左良玉的大餐,还是要再等等、再等等。”

左良玉现在还是以为湖广闯军的战兵主力,不过二万人左右。所以隐藏在战场迷雾之下的革左五营,便成了李来亨最大的信息差优势,他现在所打的盘算,就是把革左五营中较弱的部队,伪装成闯军主力来欺骗左良玉。

而闯军真正的主力,则在高一功、郭君镇游击敌后,切断左良玉归路以后,立即用排山倒海的雷霆之势,发起全面反攻,力求在随州和枣阳之间全歼或者重创左军大部。

“蔺营和闯军早就是几乎一体,蔺养成现在在随州最北面的合河店接应苗里琛的残兵。左金王贺锦、治世王刘希尧两支部队走了这么久,一路上一边走一边索要粮饷军械的补充,今天白天他们的先锋部队也总算到了随州城,估计明天兵马就到齐了,兵力应当有七八千数。”

方以仁掌握的机要资料还是比顾君恩多多了,所以哪怕大的战略上由顾君恩来建议,在具体执行和布置上,方以仁的意见依旧更为重要。

“唯独革里眼贺一龙和老回回马守应两支部队,他们到了安陆以后,就贪恋安陆繁华,赖在那里到今天还未拔营动身。”

方以仁指着德安府地图的一角,对李来亨道:

“革、回两营坚持不肯和闯军混编作战,贺一龙的意思是他们听调不听宣,只愿意单独负责一个方向的作战,而不愿意跟闯军混在一起打仗。”

贺一龙这也是仗着李来亨处在和左镇决战的关键时刻,才狮子大开口,革里眼不光疯狂索要粮秣、兵械的补给,而且声言除非李来亨同意他和老回独领一军,那么革、回两营坚决不会动哪怕一下。

革里眼和老回回,还不光是要求他们自己在一个方向作战。甚至连这个方向具体是哪一个方向都想好了,按贺一龙的话来说就是“革营在五营里头战斗力一直是最强的,要打就要去打承天府,崇祯老儿挖了自成兄弟的祖坟,老子也非得挖了崇祯的祖坟才行”。

革、回嘴巴上说的是要攻打承天府,给李自成祖坟被毁一事报仇。其实无非是他们认为现在决战的主要战场,将在枣阳和随州附近,而承天府空虚,革里眼不想给李来亨打白工,反而想用李来亨牵制左军主力,自己跟马守应则去轻松收割掉承天府。

他的主意想得很美,可现在闯军情势紧张,李来亨也不便再和革里眼、老回回发生什么冲突,只好听之任之。

“这个老革心眼小到钱洞里去了,总想要自己占住所有便宜,这样做事,谁能容他?”李来亨愤愤道,“他要打承天,就让他去打。这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总归还可以牵制一些官军兵力。”

“等贺锦和刘希尧的兵马到齐以后,就给他们全力补充、换装,刀要快、甲要坚,先期作战就要看贺、刘、蔺三营,能够扛住左镇多久。闯军的主力兵马现在就向桐柏山南麓转移,潜伏山林,不得为左良玉窥见分毫。”

李来亨的计划就是闯军战兵主力埋伏于随州北面、桐柏山南麓,而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和闯军少数留守兵马,死守随州正面,拉住左镇。

等到左军进攻势头衰竭,高一功、郭君镇出大洪山,李来亨亲督闯军主力出桐柏山南麓,两军会师合击歼灭左兵。

但最大的风险就在于随州城能不能顶住左良玉,贺锦、刘希尧、蔺养成愿不愿意付出相当的牺牲来配合作战!

“给贺锦和刘希尧的给养,一点都不能少!现在咱们也不能再藏着什么瓶瓶罐罐了,有好东西全都给他砸出来,一定要稳住左金王。”

喜欢明末不求生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明末不求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不求生》,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不求生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不求生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并对明末不求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