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蔡邕和桐木

作品:地平线上的大汉帝国|作者:庐江小二|分类:历史|更新:2019-11-27 22:24:58|字数:4498字

又等了三天。

等到了童渊三年之期已过,程颐拜别了童羽一家,跟着华佗前往吴郡。

这是程颐自从十二年前穿越到现在,第一次离开襄阳,第一次出远门。

程颐颇有些不适应。

这段路程,整整耗费了一个月!

想起穿越以前,连续坐两天车就已经逆天了,程颐暗暗感慨不已。

虽说当初玩游戏的时候,很希望能够改变这段历史。

真正穿越到这里,程颐才发现,单单交通不方便这点,就足够让人心烦意乱了。

赶到吴郡的时候,已经是大上午,两人连忙打听了下吴郡郡守盛宪的身体状况。

竟然好了!

华佗就准备带着程颐回自己老家。

还没有出吴郡,便碰到吴郡郡守盛宪亲自追了出来。

原来,那杀手是盛宪当初看到华佗留给他的那封信时,气不过而派出去的!

盛宪当初是真气,气得直接吐出三升黑血。

他一直以礼相待华佗,谁知道华佗拿了那么多财务,非但不治病,而且逃走!

逃走了还不算,还留了一封信大骂他。

如此厚颜无耻的行径,让盛宪感觉自己瞎了眼。

就算雇佣了杀手之后,他还不解气,几天都没吃饭。

谁知道,他这几天生气,非但没有把身体拖垮,反而神清气爽起来。

后来他再度请了郎中,郎中惊讶地问他,他的病是谁治好的?除了身体欠佳,以前的顽疾已经痊愈了!

盛宪才意识到华佗的用意所在,马上派人去阻止杀手。

但是杀手早已经追杀华佗去了,叫不回来了。

盛宪这段时间也坐卧不安,派了数拨好手去寻找华佗,阻止杀手。

没想到,华佗已经杀死了杀手,而且自己找上门来。

听华佗描述程颐一招击杀杀手的经过,盛宪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很是兴奋,忙将华佗和程颐请了回去。

他准备置酒宴感谢华佗和程颐。

一行人有说有笑着,经过一家别院的时候,见一群人围住别院门口。

盛宪疑惑地赶了过去。

众人见盛宪过来,都停止了争执,纷纷行礼:“府君!”

盛宪点了点头,正要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猛然见人群中间,一个形容憔悴、年近六旬的老人抱着一块桐木,一脸爱不释手的模样。

盛宪忙迎了上去,问道:“伯喈兄,你怎么在这里?”

一个员外模样的男子走了上来,朝盛宪行了一礼,讪讪道:“府君,是这样的。刚才,某的下人正在东厨烧火做饭,谁知道伯喈先生闯了进来,非得从下人手里夺过这块木柴。”

男子一脸头疼,道:“伯喈先生可是府君的朋友,更是饱读诗书的当世大儒,某怎么敢怠慢?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才得知,伯喈先生竟然要拿这块木柴去制琴。”

男子又让一个下人捧着一把崭新的琴过来,指着道:“然后某就说,某送伯喈先生一把琴吧?这才符合他的身份。”

“谁知道,伯喈先生坚决不受,非得带走这块木柴。”

“所以,这才争执了起来。”

盛宪有些哭笑不得道:“了解了。我还当你们发生了什么大事,原来就这事。”

看向老人,盛宪指着一端已经烧焦了的木柴道:“伯喈兄,这陈员外也是一番好意。你要是觉得不想平白收了别人的好处,那这样,跟我回去,我送你一把,成不?你我是朋友,这总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吧?还是说,你不把我当朋友看待?”

盛宪说着,故意唬着脸。

老人端庄地行了一礼道:“孝章,你的好意邕心领了,可邕真的只要这块木柴。”

“为什么?”盛宪一脸不解道,“放着好端端的琴不要,你要这块烧焦的木柴?我早说过,别的不敢说,只要在吴郡,我就不会让人委屈了你。”

老人摇了摇头,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木柴,笑道:“孝章,这木柴可是一块好木柴。如果制成琴,绝对是把好琴。”

听着众人的对话,程颐一脸疑惑地打量着老人。

这个老人的行为很有些不合常理。

不过,他的注意力却不在这里,而是在另一个方面。

伯喈?

在秦汉时期,朋友之间都是直接喊对方的“字”的,直呼其名是一种不尊重。

这个字,怎么有些耳熟。

然而,从当初玩三国类的游戏,到后面看《后汉书》《三国志》的时候,他对那些名将谋臣的字都很少关注,只有极少数特别有名的才记得。

伯喈,他有些印象,却并不清晰。

此刻,见盛宪和老人也争执了起来,程颐便低声问身旁的华佗道:“这个叫伯喈的是谁啊?他要木柴就要木柴呗,怎么都非得强迫送他一把新琴?人家喜欢就好了!”

华佗一脸不屑道:“蔡邕,一代酸儒,听过没有?因为得罪了中常侍王甫的弟弟王智,怕被报复,举家迁到吴郡。整天就之乎者也,探讨国事,连平日里的居家用品都买不起,全部靠泰山羊氏和附近的一些所谓文人墨客接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地平线上的大汉帝国》,方便以后阅读地平线上的大汉帝国第3章 蔡邕和桐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地平线上的大汉帝国第3章 蔡邕和桐木并对地平线上的大汉帝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