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浅回忆着时间线,神情淡淡。
进了隔离区,付浅被分配到了一间木屋,木屋里干干净净的,只各有一张桌椅和床。
不过付浅也知道,这个待遇是很好的了。
隔离区主要设置在偏远的区域,可用的屋子也少,别人都是好几个人混住,她单独一间房,就可看出待遇的不一样。
这么想着,付浅有些惭愧起来。
不过眼下这些倒不是关键,她刚刚沿路走来,看到了不少需要整治的现象。
粮食发运到隔离区,按照原本的安排是每日三餐都有煮粥蒸馒头给百姓。
但是有的时候,有些混混人物会抢他人的粮食。
她刚刚就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手里小心翼翼地拿着不知道是不是中午没吃的馒头,走到街巷时,被一个乞丐打扮的男子抢走了馒头。
还有隔离区病人的安排处理,也并不妥当。
付浅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所以她只能凭借自己的一些常识,给大家做些简单的预防工作。
第二天天蒙蒙亮,付浅戴着干净的口罩就出门了。
早晨的早餐分配还未开始,有些饥肠辘辘的疫民早已等待在附近。
早晨的粥棚热气腾腾的,付浅看了看那些做粥的人,都戴了口罩,可多数人的口罩已经不知戴了多久,已经发黄。
付浅皱了皱眉,又仔细查看起街道来。
有不少人只盖了张薄被,直接睡在街上。
街上因为没有人清理,并不干净,垃圾随处可见。
付浅在心里一一记下这些突出的问题,思索着要处理的方案。
她手里握着御赐令牌,干起事来也方便,不过就是贾富那边比较难处理,要跟这个老滑头打交道,付浅想想就头疼。
隔离区的规划一事虽然在付浅心里落了想法,但是毕竟这种事规划起来总要考虑方方面面,付浅知道自己一个人不可能办得好,便经常去找负责在隔离区的一些人。
譬如负责待在疫区的大夫、护卫等人。
集合了多人的民主意见的规划书,就这样出来了。
几天后,付浅请人去找贾富,想跟他商讨隔离区内事项。
而就在付浅还想着如何同这个老狐狸打交道时,贾富派人来了。
那人谄媚地笑:“我们大人说还请大人随意。”
已经准备好长篇大论说服贾富的付浅:“……”
看来是压根儿不想管这片区的人了。
不过这样倒也好,方便她行事,就是可惜了她的演讲稿。付浅如此想道。
最近系统不知道去哪儿了,总是联系不到,不过付浅也不指望这个小气鬼能给她什么帮助,就也没多想,忙起来时,很快就把他给抛开了。
系统:到底是谁抠门啊?!
付浅改变调整的,首先是城内的清洁问题,隔离区内无法现代式的消毒,至少要拿一些有效的草药进行简易消毒。
让人义务劳动不可能,付浅就拿粮食来做筹码。
让人每天清理干净区内的垃圾后,熬煮药汁按比例混入开水中在城里洒扫。
然后是病人的安排,这个听大夫的,不同程度的病人分开来,不要让染病的人睡在街上。
因为这个,付浅发现隔离区内的住屋完全不够,于是付浅干脆让人给贾富送了句话:扩大隔离区的范围。
贾富听到这句话时,皱了皱眉,最后还是由着付浅去了。
他倒是没想到,这女人染了病还能这么风风火火地干。
付浅才不管贾富又是如何想她的,给疫民都安排上了住所,她才总算是松了口气。
然而很快的,她又提起了另一口气,预防的口罩等物资还要她想办法解决。
很多人的口罩重复戴,但是又没有足够的布料来换用,所以付浅干脆把赶制出来的口罩发放给大家,又设置专门给大家的口罩换洗的区域。
换洗口罩实际上是直接拿口罩下锅煮,阳光暴晒后继续用。
高温杀菌,付浅也就只能想到这个办法了。
在办好所有事后,付浅才算真真正正地松了口气。
可这口气一松,付浅一直压抑着的病突然爆发了。
付浅最初的症状是手上出现红斑,有咳嗽现象。原本一直没有恶化的迹象,付浅也没当真,一直跑来跑去,除了经常咳嗽,就没别的了。
而现在,付浅直接高烧,躺在病床上意识昏迷,她身上的红斑已经漫延到了脖子上。
她意识模糊,痒得想抓,就把脖子、手臂抓得发疼,甚至流血。
大家发现付浅的症状很快,因为在重新分配病房时,付浅就住进了多人病房。
大夫被匆忙叫来查看,在看到付浅脖子上的血痕,又探到付浅额头上的温度时,大夫紧皱着眉头:“给大人换病房,隔离一个人。”
付浅的症状是如今所有人当中最严重的,可以说,她已经一只脚迈入了鬼门关。
但这话大夫说不出来,付浅这段时间在隔离区所做的努力,所有人都看到了,没人希望她不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