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取乱侮亡

作品: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作者:第一神猫|分类:历史|更新:2020-09-20 23:32:51|字数:11928字

诸葛亮原本轻摇的羽扇,忽然停了下来,他看了刘正一眼,问了一句:“殿下可曾看过《尚书》?”

刘正有些不明所以,不过还是回答道:“自然看过。”

诸葛亮将羽扇放下,说道:“《尚书·仲虺之诰》中有一言:‘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这尚书虽非兵书,可其中‘兼弱攻昧,取乱侮亡’,实乃兵家之至理名言。”

刘正似有所悟:“你的意思是……”

“如今天下局势,虽是朝廷一家独大,然其余诸侯也好,两处伪朝廷也罢,或占据天险,易守难攻。或实力雄厚,且能够专心对付朝廷,而无他忧。纵然实力不如朝廷,然其政局并不混乱,首领并不昏庸,其势力内部,极为稳固,并无败亡之势,甚至有欣欣向荣之像。曹操、刘备、孙坚、刘焉等辈,更是一世枭雄,又有诸多人才尽心辅佐,朝廷要想加以剿灭,进而一统天下,已非战事所能尽收其效。”

刘正听得连连点头:“正是如此啊,我自慎阳一战后,便一直有这般想法,只是郁结心中,难以表述,更思而不得,不想诸葛兄一语道破。”

刘正如遇知己,说话的速度都加快了许多。

“那不知如此局势,要如何破解?”他身子向前倾去,上半身几乎已经在压在了二人中间的桌案上。

诸葛亮倒也没有在意,继续说道:“所谓‘取乱侮亡’,自然是要让他们自己乱,自己亡,待时机成熟,朝廷再出兵征讨,莫说数十万大军,只怕几万兵马,便足以平定天下了。亮常与乡野百姓交流,乡间樵夫,有一名言: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也是此理。凡事能够顺应大势而为,则事倍功半。”

刘正努了努嘴,沉思片刻,又问道:“父皇常教导我,所谓大势所趋,其实便是民心向背。诸葛兄此意,莫非是这些诸侯所占之地,民心尚未归于朝廷,故此大势不在我手?”

诸葛亮先是点头,紧跟着又摇头:“是,可又不是。准确说,应当是民心尚未完全归于朝廷。朝廷在治下各郡县,严明法纪,打击豪强,兴修水利,减免赋税,鼓励农桑,兴旺商旅,发展官学,这些地方,无论士、农、工、商,都大获其利,岂有不归心之理?”

“然而,益、荆、豫、扬、交、徐等地,却是不同。这几州百姓,对朝廷政令,多只是风闻其事而已,单单为了些许传言,又有几人愿意舍弃家业,来到朝廷所治之地,重新打拼?”

刘正再次露出不解之色:“可是,朝廷对待百姓,确实比曹贼等人,要善待许多,莫说洛阳了,纵然是边关的云海、朔方等地,其百姓安居,商旅繁荣,也不下于豫、徐等中原富庶之地,哪怕只是听了些许传闻,百姓难道就不会因此而对朝廷心生向往,对曹贼等叛逆诸侯,心怀厌恶么?”

诸葛亮闻言,只是苦笑了一声:“殿下这些年久居深宫,会有如此想法,倒也并不稀奇。只是寻常百姓所思,与你我却是不同。”

“哦?如何不同?”刘正追问着。

“曹、孙、刘等人,治理地方,颇有章法,秩序安定,风调雨顺,虽比不得朝廷治下那般繁荣,赋税也比朝廷治下较高,可无论如何,也远胜于当年桓灵二先帝在时。昔日百姓以树皮度日,甚至充做流民,朝不保夕。如今总算得以安居,纵然并不富足,可对百姓而言,已是难得的清平盛世了。故此,曹操等人,在你眼中,或许是国之逆贼,在百姓眼中,却未必如此,其中对他们感恩戴德者,也不乏其人。”

“而昔年国事衰微,宇内动荡,百姓蒙难,苍生受苦,先有黄巾之乱,后有诸侯纷争,虽有陛下出面,力挽狂澜,可百姓对这汉室江山,总归有些离心。凡此两点,便形成了如今这等大势。”

“这……足下所言,实在是前所未闻,倒也新奇得很,只是……”

刘正有些纠结,诸葛亮见状,只是报之一笑。

“如此言论,在任何典籍之中,也无有记载。在下几年前,也和殿下一般想法,只是几年来,出入乡野,深入百姓,才知道我等平日所说的那些‘为民请命’之煌煌高论,却未必真是百姓所想。”

“陛下乃万古明君,但能遵循此理,治理天下,则不出数年,定可使天下民心尽归朝廷,那时,曹操等辈,自然就会落得一个‘乱’与‘亡’了,何愁不能灭之?”

刘正站起身来,肃然道:“诸葛兄高论,刘正受教了。”

“不敢不敢。在下一介草民,狂悖之言,还请殿下莫怪。这个“兄”字,亮实不敢当。”

诸葛亮忙起身回敬。

刘正忽然眼珠一转,随后嘴角咧开一笑,让诸葛亮不由一愣。

只见刘正忽然伸出手来,一把握住了诸葛亮的手:“诸葛兄虽然年纪轻轻,却身怀经天纬地之才,有包藏宇宙之志。若蒙不弃,刘正愿与足下义结金兰,以兄弟相称。”

“啊?”诸葛亮吓得一个激灵,差点跳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第九百六十一章 取乱侮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第九百六十一章 取乱侮亡并对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