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八、岳清秋

作品:问道峨眉|作者:十里渔舟|分类:仙侠|更新:2020-04-30 04:26:19|字数:8186字

一眼望去,各处山头约莫得有数万人,这还不算零星一些边缘之地的散民。

如何处理这些人,实在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些人往日并不是汇聚一处生活,只因一段海岸线只能养活一定数量的百姓,也难在一个地方求存。

而渔民们习惯了出海捕鱼的日子,要他们做别的事情也是困难。

尤其是中土特殊环境,与外海少有什么生意往来,更因经年战事,也没多少人往海外去发展的,沿海虽然有人来‘淘金’,但情况十分混杂,至少朝廷方面极难管辖。

可以说周遭的渔民们往日几乎都是靠海吃海,风险自负。

正常情况下,勉强还能过活,甚至什么时候海里一些珠贝在内陆值钱了,渔民们还能过几天好日子。

但天灾一来,他们的情况不比流民强多少,若是能熬过去,或许还可以凭着捕鱼的手段求活,熬不过去,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现在的情况,这些身无工具,资财尽去的人渔民,与流民便是一般无二,处理流民自来便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更何况陆玄并非官府,更为不好处理。

好消息是,凭他在众人之中‘神仙’的身份,至少命令容易传达。

具体来说,陆玄并没有处理过类似的事情,好在到了他这等层次,历经世间诸事之后,大抵只要懂得其中道理,处理事情略作分析,总也能得个方法。

他本就已经有了一些想法,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让这些在天灾中存活下来的百姓拥有一个求活的门路,余下的倒是旁枝末节。

很快陆玄便在岳清秋的帮助下开始了自己的安排,有‘神仙’身份背书,这周遭万千百姓都愿意听他吩咐,当下他便找出了几个还算聪明的人出来做组织工作。

有他安排,百姓们都很听话,虽然失了家业有些颓丧,但想到神仙解救,也是前世积福,倒是少有怨言。很快还是有了一定的秩序。

在这之后,岳清秋的豆人纸马法术就起作用了,入山砍树,搬运木石,许多需要耗费无数粮草才能让人们自己寻来的原材料,都被这些豆人纸马找来。

陆玄再凭着法术符箓,制作些工具,剩下的自然便可以交给人们自己去做了。

有了工具,入山狩猎摘果,短时间内,凭着山中资源,人们能够暂时生存,等到造出了出海的船只,便又可以出海捕鱼。

当然这只是一时之计,不能持久。

之所以周遭环境并不能养活所有人,一个是缺乏有效的工具,二个是和内陆的联系太过麻烦了些,并不能进行方便的来往交易。

陆玄遂又帮助人们开山修路,打通与内陆的连接,渐渐的,在陆玄与岳清秋的帮助下,百姓们的生活也走上了正轨。

花费了约莫几个月的功夫,总算是有了一些成效。

人们选了一处不易受海上风浪影响的地方建造城镇,渐渐建造自己的家园,日子渐恢复了往年模样,甚至更好了一些很。

而随着百姓的生存不必再依靠他的相助,陆玄和岳清秋也愀然离去。

直到他们久未露面,日子安稳下来的人们才发现神仙已走。遗憾的同时,又替二人建立神祠供奉,以至此地后来有真人神女传说流传,却又是后话了。

……

“我师常言,修行非只炼己身,或观量一地风貌事情所能大成,先前我虽有所悟,到底一窗之隔,如今经历此事,才算是真有所得。”

离开了聚居地,岳清秋忽然感叹。

经历过几个月的相处,二人也渐熟悉的起来,岳清秋虽然性子冷清,但外冷内热,颇有些善心。而陆玄历经许多俗尘之事,自有处世之道,对许多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更有济世救民之心,是以二人虽少言谈,却颇为相投。

因此陆玄大抵也了解了一些岳清秋的情况,她虽出身玉宵岛,倒非是海外之人,而是东海临岸的渔家女娃,也因此缘故,才常解救受难的渔民。

虽也处理过不少事情,到底所见还是少了,加上玉宵仙子护短,岳清秋几乎很少遇到什么大困难,修行以来顺风顺水,加上天资缘故,炼至还丹也多是时间积累而得,并未遇到过什么坎坷。

如此情况,难免就少了一些见识。

如今与陆玄数月相处,处理这万千百姓生存之事,由此感慨也不奇怪。

“你若得暇,该常去中原走走,前些年乱世烽烟,龙蛇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若是那时你能四方云游,或许能别有领悟。”

陆玄这话却不是虚言,世人修仙,多半都要走这么一遭,凡是到了一定境界的,少不了游戏人间。

而乱世之时,人间百态最是彰显,往往修行之人化身其中,收获是寻常时候所不能比较的。

岳清秋听得陆玄这话,认真的点了点头,“此番下山,正是我师看出我功行有碍,只怕元神难成,是以才叫我出岛闲游,经此一遭,我定是要去中原四处转转的。”

陆玄闻言,心中一动,问道:“却也不必着急,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却不知清秋你是否见过峨眉的同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问道峨眉》,方便以后阅读问道峨眉三百八十八、岳清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问道峨眉三百八十八、岳清秋并对问道峨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