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战后(三)

作品:千古名将曲|作者:听雪观澜|分类:军事|更新:2020-01-14 00:03:17|字数:8340字

第九十章战后(三)

小厮进去了一会儿,就有一个身穿绯色官袍,佩戴这银鱼袋的中年人就急匆匆地跑了出来。看到徐庶的时候,眼前一亮。

立刻快步走到了徐庶身前问道:“可是徐元直徐贤弟?”

“在下正是徐庶,莫非是杨太守当面?”看着此人身上的官袍,对其身份,徐庶也大致有了猜测。

“本官正是杨治!早就听老师说同门元直贤弟之名,今日总算是见到了。”杨治颍川出身,为官清正,但是久在雁门,好久没有见过同窗了,一下子看见了一个同师砚友,一时情难自已。

“这位是?”杨治也注意到了一边的冉闵。

徐庶立刻介绍道:“这位是救我性命的兄长冉闵,原来是石山叛军麾下的将领,因为不满石山游击将军石虎的叛国,被囚禁,正是他两次救下了我。”

“原来是我大周的义士,倒是本官失敬了。冉壮士,元直贤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且与我进府一叙。”杨治将两人引入了府中。

三人在杨治的府中落座之后。开始闲谈起来。

“元直我听山长说,你在学成之后,就来了并州做了几任的县衙的主薄,然后就辞官了,如今又怎么会被这些犬戎追捕呢?”

徐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此事就说来惭愧了,当时在下,少年轻狂,不愿和当时的那一县的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便辞去了职务,因为年少羡慕游侠的潇洒,就学习江湖人士行侠仗义。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两年正好遇上了犬戎大举进犯,元直不自量力聚集了几个兄弟,刺杀了几次匈奴人的军官,烧了他们几次粮草,最后失手被擒,要不是冉大哥相救,今日杨兄只能在我的碑前,替我撒酒了。哈哈哈!”说到最后徐庶还开了个小玩笑。

“没想到冉闵壮士也是英雄豪杰,本官在这里以茶代酒,敬冉壮士一杯。”

“杨大人客气了。”冉闵一看杨治如此客气,也是高兴。

三人又续上了一杯茶,“元直贤弟,如今你们到了雁门,有何打算啊?”

“这正是今日我们来此的目的。”徐庶和冉闵对视了一眼,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哦?!”

徐庶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杨大人,我和冉大哥几次和匈奴人争斗都以失败告终,我们深感自身势单力薄,所以才来到了雁门,我们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薄有家资,想要拉起一支义军,但是对雁门这个地方还是人生地不熟的,我想到了杨兄,特地前来请教。”

杨治听完了徐庶的一番话,表情也是严肃了起来:“原来如此。”

“不知道杨大人能不能代为引荐一下雁门都尉,我们兄弟想要一个民团的名义,来组建一支抗击异族的义军。”

杨治叹了一口气,“你们既然开门见山,想必也是带着诚意而来,真正的野心勃勃之辈也不至于直接告诉我目的,元直我和你说实话吧,我雁门的都尉两个月前就已经阵亡了,连雁门的驻军也已经被打残了。”

“什么?”冉闵和徐庶都惊呼出声。

“永安之变,雁门也在犬戎最先攻击的范围内,羯族的十五万人马,疯狂攻击雁门郡城,时任雁门都尉的刘扬,带领我雁门的三万驻军浴血奋战,羯族从七月一直攻击九月,打了快两个人的时间,都未攻破雁门,最终放弃了对雁门的攻占,转进石山,继续南下,雁门才得以保全。但是雁门的驻军乃至百姓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三万驻军尚余五千能战之兵。两万民兵阵亡于城头,八千百姓伤重难治而亡。现在的雁门已无多少可战之兵了。至于懂兵事的人才,更是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徐庶和冉闵也没想到雁门的情形也已经糜烂至此。

杨治喝了口茶,继续说道:“现在雁门的防御力量只够守住郡城,所以我把周围村落的百姓都迁入了城中,但是再远一点的村落,已经各郡县都没办法顾忌到了。若是平时,你们的请求我肯定不能答应,但是现在情况危急,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我特许你们组建义军,保境安民,抗击异族。所以的军械马匹乃至粮草,郡里都会想办法供给给你们的。”

“杨大人若是如此行事,你岂不是……”徐庶刚才出言说什么,就被杨治地一抬手给阻止了。

“你们放心,我杨治虽然不是淡泊名利之人,但是孰轻孰重我还是分得清的。所舍我头上一顶乌纱,能保我雁门一百五十万百姓,所有后果,我杨治愿意一力承当。我听闻山长说起,你徐元直不仅是治世之才,兵法韬略更是不凡,我之前之所以一直没有组建义军,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你现在你来了,我就将此重任托付给你们了。”

“杨大人?!”徐庶还要说些什么。

就被一旁的冉闵抬手示意打断,冉闵深邃凌厉的目光注视着杨治,“杨大人就这么信任我们?”

杨治丝毫没在意冉闵的目光,笑了笑说道,“我相信山长的眼光,也相信元直的人品,自然也相信元直的兄弟!雁门的安危就交到几位的手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千古名将曲》,方便以后阅读千古名将曲第八十九章 战后(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千古名将曲第八十九章 战后(三)并对千古名将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