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被欺压了,要么就是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独孤部,可也没少被针对。
至于为什么没起兵造反,只能说大魏对他们看得太严了。
念及于此,刘盛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但见他缓缓说道:“诸位,我有一计,可壮我独孤。”
众人闻言,登时停下讨论,纷纷望向刘盛。
“可汗是要私下召集我部儿郎吗?”
这人一说,众人眼睛纷纷一亮。
“是了,如今可汗在此戌边,统一州之军事大权,还不是想让几人入军就让几人入军?若我等联络四方诸部来此,定可聚之数万兵马,以朔州为据,北抗柔然,南征大魏,或可取其天下。”
“可汗当真此想?”
“可汗,可真是如此?”
“可汗.......”
众人纷纷惊道,不过那眼中,却是炽热的战意。
刘盛笑了笑,踱步走入人群:“此计不可,大魏对我独孤如此忌惮,正是畏我独孤控弦之士颇多,所以,经年来,时常离散我部,并防备单于联络四方诸部,在我想来,我四方族部里,定有拓跋家的细作在内。
倘若,我等真这么做了,不消三五日,拓跋家便会得知我独孤部要造反的消息,届时,我独孤危矣。”
“啊?那我等当如何处之?”
众人愣住了。
“这,那可如何是好啊?”
刘盛转过身,挥了挥袖,对众人说道:“若想使我独孤壮大,聚集儿郎一事,是万不可行的,我等唯有另辟蹊径。”
“哎呀,可汗,你有甚么法子,就直说吧,这搞得萨阿是不上不下的,着实难受呀。”独孤萨阿急的跺脚。
“是啊可汗,你有何法,就请直说吧。”众人纷将说道。
闻言,刘盛低头一笑,遂即严肃的看向众人:“诸位,我独孤儿郎是万不能从军的,但我们并非无人可用,这朔州之地,可不止我独孤一部啊。”
“不止我独孤一部?”
众人闻言,无不皱眉深思。
除了独孤部,那还有谁?
丘穆陵?尉迟?
难不成,可汗早已将丘穆陵等部收服?
可这也不对啊,就凭这两部,那兵马也没多少,是不可能让独孤部壮大起来的。
可如果不是他们,那会是谁?
突然,众人瞪大了眼睛:“难道......是那群汉人?”
想到此处,刘庚猛得上前:“可汗,您,您可是说,是,是那些,汉人?”
众人不敢置信的看向刘盛。
“是如何,不是又如何?”刘盛朝左右一望,似笑非笑,踱步上前,继续说道:“诸位,只要能令我独孤壮大,胡与汉,有甚么区别呐?”
闻言,在场之人无不瞪大了眼睛。
“可这......”
“这这这......唉!”
众人一时语噎,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了,有人三五相视,有人语出二三字拂袖叹气。
实在是刘盛话的让他们陷入了纠结。
刘盛也知道他们为何如此。
世人都知道,胡汉不两立,北魏境内,就没有汉人的地位,也没有汉人从军的说法。
这并不是从北魏就开始的,而是自五胡入华以来便存在的。
百年前‘王八’之乱内耗严重,傻缺们内迁北方诸族入关充当他们的打手,可胡人终究是胡人,即便再怎么帮助各主内斗,也避免不了世人对他们的看法。
更何况,胡人向来桀骜不驯,在那一场‘王八’内斗中做了很多不光彩的事情。
有人说,魏晋南北朝,荒唐且美好。
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胡人荒唐,汉人美好?
毕竟这句话,就是自胡入关而起,他们的行事、理念和汉人格格不入。对汉人来说,胡人那就是荒唐乖张,他们是美好的。
胡人常伴着强盗行径,他们尊着儒术,加上自古以来根深固定的‘坏孩子’想法。
呵呵,荒唐,着实荒唐。
桃李满天下的老夫子怒甩其袖。
夫子怒袖一言,话入其友、其弟子之耳,友与弟子外传,入友之弟子......
荒唐,真荒唐。
众士子骂的是脸红脖子粗,一下子,人们全都知道了。
胡人,一脸懵。
这些个骂人的人都给记下,下次出征,能搞死就别让他们活。
然后,死了一批士子和无数百姓。
其他士子得知,觉得这些胡人有点不对劲,好像有点喧宾夺主、反客为主的意思。
一瞅内战也差不多了,就促使各主让他们把诸族给弄走。
然而,行动的时候却发现,这些个内迁诸族占了北方一大半的人,早和汉人混杂在一起了,想搞走也没法了。
胡人也得知有人想卸磨杀驴了,一合计。
杀,反了他们。
这一打,胡人乐了,士子傻了。
晋朝经过多年的内斗,国家早已元气大伤,已经不是胡人的对手了,士子们就急急忙忙的带着晋室往南逃去了,留下一帮子帮他们摇旗呐喊的汉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