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作品:桓容|作者:来自远方|分类:古言|更新:2017-05-08 11:27:01|字数:10354字

桓伟和桓玄都愣了一下,看向桓容,奇怪道:“阿兄还没成婚,宫中也没有嫔妃,何时多了皇侄?莫非……”偷-生-的?

以阿兄的为人,应该不可能,一定是他们想多了!

看到两个弟弟怀疑的眼神,桓容不由得呛了一下,哀怨的看向亲娘。

被阿弟误会了,光辉形象可能不保,怎么办?

南康公主不以为意,笑道:“官家的确没有成婚,膝下也无儿女,故要从族内选嗣。前朝有弟承兄位的例子,你二人如何想?”

桓玄的大脑受过损伤,思考问题比常人略慢,需要仔细深想,才能领会南康公主话中的真意。

桓伟却是一点就透,明白南康公主之意,一时间愣在当场,不知该作何反应。

慕容氏面色微变,想要开口,却被李夫人按住手腕。看到后者温和的笑,慕容氏本能的僵了一下,咽下到嘴边的话。

她从没想过儿子能继承大位。

当年马氏的教训,她一直牢牢记在心里,有时还会梦到,绝不愿蹈其覆辙。更何况,桓伟身上有鲜卑血脉,从长相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压根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

与其奢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如安于本分,日子方能长久。

对于桓伟出海的愿望,慕容氏十分支持。他想带兵出征,慕容氏也不反对。

桓容英明睿智,是不世出的明君。

事有两面,桓伟的血统是劣势,也是优势。

在桓汉朝中,他不会有继承皇位的希望,却能得归降的鲜卑部落支持。他日领兵征战,自会成为天子信任的一把利刃。

慕容氏出身乱世,命运多舛,见过鲜卑贵族的尔虞我诈,更见过战争的残酷。被桓温抢来之后,日子同样提心吊胆。直到桓大司马病逝,晋地禅位,桓容建制称帝,才过上几天舒心日子。

她不愿这样的日子被打破,故而,对桓伟争夺大位的可能,从心底里抵触。

殿内陷入寂静,许久没有人出声。

最终,出乎众人预料,是桓玄打破沉默。

“阿母,儿不想。”桓玄已经元服,个头不及桓伟,五官却是格外俊秀。他继承了马氏的好相貌,七岁之前很有些雌-雄莫辨。

“为何?”南康公主问道。

“儿想出海。”桓玄认真道,“儿学东西慢,先生讲《老》《庄》和《论语》,儿都要请教数次,默诵数日,方能记得牢固。”

“儿见过阿兄处理国事,自问做不到。”

“阿兄立国不易,百姓难得安稳。儿再努力,也做不到万分之一。”

“儿不想累阿兄基业受损,不想让百姓失去安稳,不想阿兄的心血毁在儿的手里。儿无意玄学,也不喜儒家,法家也仅知皮毛。”说到这里,桓玄顿了顿,表情稍显苦恼,似在思考如何表达,才能将自己的意思彻底说清楚。

“儿只想学习兵法,学习读海图,随四兄出海,为阿兄征战。”

桓玄的话说得直白,更有些东一句西一句,实无太多条理。

然而,小少年表情严肃,目光清明,显然想什么说什么,没有半点遮掩和隐瞒。

待他说完,桓伟的五官皱了起来,苦恼的看一眼兄弟,无奈道:“阿宝,能说的你都说完了,让我说什么?你平日里说自己口笨,都是骗人的吧?”

此言一出,南康公主和李夫人都没忍住,同时笑出声音。慕容氏也消去几分紧张,紧绷的神经开始放松。

桓伟显然不明白阿母和阿姨在笑什么。

他明明说的是实话,哪里好笑?

转头看向桓容,发现对方没笑,果断的点点头,还是阿兄好!

“阿母,儿和阿弟一样,都不爱读书,也非治国之才。阿兄要立皇太子,大可从几位叔父家中选。”

桓伟越说越觉得有道理,表情微亮。

“叔父家中儿子多,从兄多已娶亲,在从侄中挑选,总能挑出合适的。”

为了自己脱身,小少年不介意把从兄和侄子全部卖了,一起推出来挡-枪。

“去岁,豹奴代从兄入朝贺元月,我见过他,知道他启蒙至今,玄学和儒家都有涉猎,还学习法家,和袁阿兄很能说到一处。”

“还有阿玉、阿生和阿全,都随从兄读过老庄,阿玉更读过春秋!”

桓伟口中几人,分别是桓嗣嫡子桓胤,桓石秀的儿子桓稚玉,以及桓石虔的次子桓振、三子桓诞。

去岁元月,宫内设宴,几人代父入朝贺岁。敬献寿酒之后,都被南康公主召至长乐宫,和桓伟桓玄相处融洽,感情很是厚密。

如今,为成功出海,桓伟不惜“坑”一回侄子,把几人的“底子”全部揭开,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

至于从兄那里如何交代……所谓的兄弟,不就是用来“坑”的吗?

桓伟说话时,不忘用手肘捅了捅桓玄,示意他快帮忙。

桓玄脑子有些慢,反应却不慢。

得桓伟提醒,立刻开口帮腔。

两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桓容》,方便以后阅读桓容第三百一十一章 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桓容第三百一十一章 并对桓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