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神仙

作品:汉风长歌|作者:莫非与非|分类:其他|更新:2020-02-18 10:33:03|字数:4554字

“师伯,这就是您说的,今天要来的贵客,您还为他故意摒去了观丁。”那年少的一身青色道袍,五官之中,这嘴似乎有些大,“我怎么觉得倒像是个贼啊。”

“应该就是他吧。”老者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眼光极为清澈,刘煜总觉得这眼神似乎哪里见过。

“这位小友,你从哪里来啊?”老者突然问道。

“啊……”刘煜心说自己以为这里没人,没想到人都到了身边了,自己还不知道,看这两人有些怪,于是道,“我从来的地方来。”

刘煜一说完,年轻男子笑出声来,道,“是不是要去去的地方去啊?在老神仙面前打哑谜,你是第一个。”

“话说,我怎么觉得你这人有些眼熟?”年轻人自言自语道。

“老神仙?”刘煜听后一愣,他想起那个眼神在哪里见过了,秦地之时,太史清还不是这样看他的。

“难道此人……”刘煜仔细端详老者,只见这老者虽然一身普通的灰色道袍,须发皆白,但神态之间,却有一股灵动的生气,还真有神仙的气质。

“我记起来,你是刘煜,我可在汉地看过不少画着你面相的通缉令。”年轻人忽然叫了起来,“你是老刘家的后代。”

“去疾,你师傅还是念念不忘熊刘两家的恩怨吗?”老者听到年轻人最后那话的时候提出一问。

“师傅早就放下了,不然放我下山之时,让我先去寿春。但我想先游历一番,于是就先到了秦地,然后翻了龙门山来晋国找师伯。”

年轻人说到这里的时候,忽然笑道,“说来可笑,龙门山里竟然还有不少百家门人,一个个不知道天高地厚,我就顺便把他们全骂了一通,竟然没一个敢跟我辨。”

“你是李去疾!”刘煜还是碰到过同一帮人,“被百家门人称为毒舌的纵横家?这位难道是太史老神仙。”

“毒舌就不敢当了。”年轻人拱手朝刘煜一礼,“不过在下学的不就是纵横之术。”

“老神仙不过是世人讹传,当不得真,老夫便是太史元。”老者承认道。

他看着刘煜和李去疾道,“惟楚有才,纵横南湘。”

老者念出一句诗来,“说以来,去疾的师傅南湘子可是你们刘家的对头。”

“太史老神仙见谅,刘某因为在秦地伤了脑,很多刘家的事情竟然记不起来了。”刘煜怕自己的回答露出破绽,先行解释道。

“哦。”太史元一听,细细地看着刘煜,伸手掐指一算,抚须笑道,“原来如此,真是天意弄人。”

“刘小友请跟我来进内堂静室,去疾在此守门。”太史元吩咐一声。

“遵命。”李去疾也没有二话,站到了门口。

刘煜跟着太史元缓缓地走进了一座静室,四面无窗,天花板上有夜明珠闪烁,宛若夜空星辰。

“坐。”太史元一指地上的两个蒲团,自己则坐在其中一个上面。

刘煜坐了下来,打量着室内的环境,四墙之上隐隐画有壁画,他看到了其中一截壁画上,一人带着众人,筑坝掘沟抗击洪水。

“此乃夏禹治水,功可当代,利于千秋,便是我等后人,亦有受惠。”太史元见到刘煜看壁画,于是解释了一通。

刘煜点点头,再往边上看时,又见到成汤灭夏,武王分封,甚至还有晋成王力挽狂澜,秦烈王大修驰道这样的场景。

再到后来,刘煜看到了两名对联,“日月在握,万物自乾始;天地入胸,人心以坤止。”

“刘小友可知此联意义?”太史元出声问道。

可能是静室的原因,刘煜觉得在这里似乎特别能让自己静下来。

“万物生灵依乾而生,人心善恶以坤为线。”刘煜倒是以前在电视节目中看过关于乾坤的介绍,便用了当时节目里的两句话来评价。

“好,好,好。”太史元连说三个好字。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征战固然能强盛国家,祭祀却当是敬畏天地,让万物回归天道,让人心向善。”

“乾者天道也,春生夏长,却如朝之初日,生气勃勃,但气运日久必生戾气,则遗祸天下。”

“坤者,人之道,厚德以载物,秋收冬藏,如同日暮之夕阳,虽衰却有暖意。”

“为人者,强弱有时,变化有时,但唯人心当有底线,方能利于百姓。刘小友明白否?”

“前辈的意思是让人以坤为念,方得乾道。”刘煜听出来对方是劝人为善的意思。

“看来刘小友倒是怀有善心。”太史元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若是平常之人,倒是孺子可教。”

“但刘小友居身王室中,所谓乾道,其实就是王道。”太史元接着道,“王道在心不在身,以小友之心,试问该当如何呢?”

“富国强兵,让百姓有幸福感,这应该是王者最大的愿景吧。”刘煜心说这老头倒换话题倒也挺快的,只是这时,忽然觉得头有些发沉。

“四国并立,互有征伐,又有草原异族虎视眈眈,又该如何让四国百姓都有幸福感呢?”太史元的声音响起,似乎带着一种引人入眠的魔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汉风长歌》,方便以后阅读汉风长歌第六十章 神仙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风长歌第六十章 神仙并对汉风长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