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盛抬头对上了皇后看过来的目光。
那双眼睛沉静透澈,清明深湛,有年少应有的灵动,也有年长才会有的睿智。
他面前这位皇后娘娘,虽然年少,但却有很多活了半辈子的人都没有的深远目光和信念。
明知道这会若是点头,他掌管的国库又会接着缩水,但这会他也说不出不赞同的话。
只能忍着心疼点点头,躬身道:“皇后娘娘所言极是。”
“敢问皇后娘娘,这次需要拨多少银子?”问这句话的时候,苏盛感觉自己心都在滴血。
“不多,一百二十万两。”
苏盛:“······”
他跟皇后娘娘对这‘不多’的概念应该有很大分歧。
一百二十万两还叫不多,多少才算多。
不过想到兵部尚书韩正休之前敲诈他的两百万两银子,这一百二十万两好像也能接受了。
“除此之外,苏大人往后每年还要再拨出二十万两,用于大雍所有义学分院学子的衣食住行和笔墨纸砚。”
苏盛:“······微臣明白。”
卫曦也是没想到这次苏大人居然会这么爽快,稍微想想,就想到大概是那位兵部尚书比她要的还多,毕竟她没准备往军事学院里面投钱,那就得全部都要户部出。
她暗赞了下自己挑了个好时机,“拨的银子,还是跟之前以前,苏大人直接派人送到温久铭温大人手上就好。”
“微臣遵命。微臣告退。”
卫曦嘴角噙着笑意看着苏盛匆匆离开的背影,“哎,这么快又解决一件事,我怎么这么有效率!”
小七嘴角一抽,望了望天又望了望地。
娘娘现在已经不满足别人夸她了,开始自己夸自己了。
**
回到凤仪宫换了衣裳又用了午膳,卫曦又带着小七赶去御书房。
宗胥正在御案后批奏折,听见熟悉的脚步声抬眸看过去,眼角顿时多了一抹笑意,“回来了,可用过午膳了?”
“嗯,”卫曦走到宗胥身旁坐下,回头朝无欢招了招手。
等无欢走过来,“陛下这两天有没有按时用膳?”
无欢忙点点头,“回娘娘,这两日陛下三餐准时,忘了奴才也会提醒,娘娘放心。”
卫曦这才摆摆手放过他。
再回头面前已经多了一本奏折,“给我的?”
“温爱卿的奏折。”
卫曦拿起来打开,看完之后忍不住伸手点了点桌面。
“陛下。”
“嗯?”
“明日早朝之后,我想见见兵部尚书韩大人。”
“曦曦见他作甚?”
“义学分院年后着手筹建,我让温大人成立了一个巡查组,负责巡查各州郡县义学分院的建造和招生事宜,也是为了防止有人拿钱不干事,或是趁机钻空子。”卫曦说到这看了眼宗胥,才有接着说道,“我想要跟韩大人要三十名身手高强的护卫,随从巡查组一起上路,护卫周全。”
“曦曦考虑周全,这件事我来跟韩大人说。”
“那就多谢陛下啦!还有,”卫曦把温久铭的奏折递过去,“温大人明早会在早朝上上奏要各地方官府来负责当地的义学筹建事宜,到时就要麻烦陛下广发檄文,昭告天下了。”
宗胥一口应下来,“好。”
**
次日一早,温久铭在早朝上奏。
义学分院计划在大雍各州郡进行筹建,望各地方官府全力配合并负责筹建招生事宜。
在殿上不少人听完后忍不住面面相觑的时候,宗胥直接准奏。
殿上沉默了片刻后,“陛下英明。”
宗胥看了眼垂首恭立的苏盛,“义学筹建所需银两,苏爱卿最迟要在户部封印之前,拨到温爱卿那里。”
苏盛:“微臣领旨。”
这么干脆的回复让不少了解苏盛死抠门秉性的大臣惊讶不已。
什么时候苏铁公鸡转了性子了?
苏盛没管周围悄悄看过来的目光,垂眸敛目退到队伍里。
昨天他从宫里出去,去了一趟皇后娘娘建议他过去看看的义学。
私心里,他也想看一看这个让女儿每天都早出晚归差点当成自己家的地方。
这也是自义学落成之后,他第一次过去。
却没想到,这义学的大门并非他想进就能进的。
就算是他户部尚书的名头都不好使。
最后还是以义学夫子父亲的身份,在门口登记了名姓后,又被自家女儿赶过来给领进去的。
他在女儿的带领下在义学内转了一圈,看到了刻苦读书的孩子们,看到了一把年纪还在学习认字的老人家,走在其间,感觉到的只有努力求知的氛围和心头久违的宁静。
苏盛才真正明白皇后娘娘叫他去义学转转的用意,也明白女儿为什么会喜欢呆在这义学里,心甘情愿放弃无忧无虑的闺阁生活,选择当这义学里的一名夫子。
因为这真的是一个能激励人向上的地方。
那自家女儿曾经呆的女学,皇后娘娘一力创建的桃源镇,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