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援助项目的本土化

作品: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作者:彼岸之筏|分类:历史|更新:2022-07-02 10:57:18|字数:5172字

然而后续的问题接连不断出现,让侯相麟一时难以招架。

“对了,侯哥,那个是微型窑吗?”

“没错,是微型的……”

“到底有多微啊?”

“这个,怎么说呢……”

“对了侯哥,有个罐子我好像见过,跟个大冰柜一样……”

“那个水泥窑是砖头垒的吗?”

“不是吧?好像是钢的……”

于是侯相麟只能闭嘴,然后耐心听完众人的议论,他知道听众里有不少人对此毫无概念,于是在众人纷纷扰扰的议论声中,见缝插针地赶紧解释道:

“呃……先说那个微型窑,高三米、两米外径,内径是……额……”

侯向麟四顾望了望,发现没有找到可以参考的东西,于是仰头想了想说:

“嗯,确实比咱们一楼厨房里的大冷藏柜要大一些!”

“哈!果然是微型的哦!”

“嗯,估计这个产量就够呛了啊!”

人群里有人嘀咕了一句。

“对呀,真有这么小的水泥厂啊?这叫还水泥厂嘛?我读书少你别忽悠我!”

不过车厢里也有人反驳说:

“行了行了,别吐槽这个了!到时候真给你个大的你又嫌累了!”

“就是,着什么急嘛!我们可以慢慢精通了以后再造个大的嘛!”

“是啊,先从无到有,再从有到大,急个毛啊……”

不少人还接着补充道:

“是啊,小有小的好处,安装和搬家方便!”

“严重同意!小了好,这样的话劳动强度应该不大吧?”

“是啊!我可不想成天给水泥厂背石灰石!毕竟我们人不多,完全依靠外来劳动力目前也不太现实……”

当然另外一拨人也不会轻易让步:

“可是毕竟我们这个世界还有更先进的工艺嘛,为什么不给我们呢?”

“是啊!既然知道有更先进的东西,我们没有必要走弯路啊!”

“呃,我还没说完哎!大家听我说!”

这时侯相麟有些烦躁地挥了挥手里的纸张,提高了一点音量让众人安静:

“请大家放心,都说了湿法工艺主要是因为排放和热效率问题被淘汰的,基本上与产品质量无关,所以各位就别吐槽了,总之这个不算落后!

还有!原料是机械化传送,生产线自带动力机,另外还有小型鄂式破碎机两台,配套的还有搅拌机、磨料辊,还有两台小型球磨机,这些是全封闭生产,所以各位不要过于担心粉尘问题。”

“真的不用担心吗?我是非常担心的,因为我有个亲戚得了尘肺病,他就是在土法水泥厂上班得的……”

“这样啊!那我们要注意了,万一得了这个病,安娜妮可又不在身边,我们到哪里治去?”

侯相麟又赶紧解释说,基本上没问题的,当然也可以戴着口罩干活啦。

然而话音未落众人又是一阵吐槽说,戴口罩有用的话就不会有尘肺病了!侯哥您老别忽悠我们!

这时孙老在旁边发言说,尘肺病是长期在粉尘环境里工作生活才会得,就好比抽烟一样,短时间一般没问题的……

众人听了孙老的话,车厢里的喧嚣才消停了一些,于是大伙又开始让侯相麟继续介绍。

“嗯,预热罐也是防尘的,而且配套的吸尘设备也很齐全,请各位放心,安娜给我们的生产设备虽然都是简略版的,许多回路管线都没有,不过这也没有多大关系,无非是产量和成本稍微高一点而已,但安娜并没有简化掉任何吸尘设备和管线,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来水泥厂上班。”

然后侯向麟又念了一大通各种管线和设备的名称,还有设备的工艺数据,然而除了少数几个人听得频频点头外,大多数人都是一脸懵逼地看着侯哥,而且人群里居然有人开始打哈欠了。

“听不大懂听不大懂……”

“不过看着侯工头说起来还算靠谱的样子,我们这些外行就不再说什么了……”

于是众人没有继续深究这些设备的技术细节,随后,听众里终于有人问了一个大家都能懂的问题:

“好吧,侯哥,那么这个微型生产线的产量是多少呢?”

“根据这窑的尺寸,估计平均日产两吨左右,普通标号,这还是在连续生产的情况下。”

侯工头,不,侯向麟抬头回答道。

“这么少啊?”

“这样的话,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发展?”

“哎!费那么大的劲,一天才两吨啊?”

“大概二十包……”

“咱们这是有准备的穿越哎!这样的生产效率,是打算累死我们吗?”

“是啊,给个落后工艺的也就算了,还是微型的,日产两顿,这是水泥厂?像个大玩具嘛!”

“总得有一个合理解释吧?”

车厢里有不少人开始议论纷纷,孙老发现安娜和妮可没有在这辆车上,显然没有什么权威人士能给大伙什么“合理解释”,于是孙老马上移到侯向麟座位边上,小声讨论了些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方便以后阅读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第112章 援助项目的本土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第112章 援助项目的本土化并对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