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湖云苏松布行

作品:新世界札记|作者:金无恙|分类:历史|更新:2020-06-06 00:03:11|字数:4598字

“炊饼咯,刚蒸好的炊饼咯!”公鸡才刚刚打鸣,街上就有了货郎卖馒头的声音,鲍学廉探出头,给了货郎一块钱,买了四个馒头上屋。

他打开了悉尼的地图,现在南秀街处在整个城市的中心位置,是子午大道的支系,昨天考察了一下,这地方繁华归繁华,但貌似都聚集是普通商贩以及酒店饭堂,正真卖大宗货物的商铺并不多,问了本地居民后,才知道原来各处商贩都聚集在莎莉山附近。

莎莉山那地方并不是有啥政策支持或者规划,而是临近倭子岗跟红毛营,这些人来澳洲真正是为了追求财富才过来的,所以聚集了好大一批异国商号,尔后形成了规模,后边不少内地商号也搬了过去,所以如果说南秀街是老百姓的商业步行街,那莎莉山就是悉尼的商场聚集地。

鲍学廉吃完早饭,背上自己的双肩包,里边都是各色丝绸、云锦的样品,还有一些江浙地区的特色产物,他今日就要去莎莉山那边看看,若是门市好的话,就可以当场把地方定下来了。

沿着子午大道,公交车便可以直达莎莉山,鲍学廉下车后仔细看了下,这莎莉山说是个山,原来也就是个百十来米的土包,其上有一个小教堂,日本人跟红毛络绎不绝,

莎莉山山脚下,商铺沿着等高线排列,形成了一个环形的商业街,整个一一种同心圆的模式向外扩散,跟中原方方正正的格局完全不同。

这地方入口便是一大牌坊,上书“礼义廉耻”四个金漆大字,不知是穿越者恶搞,还是真的想提醒这里的红毛倭子注意道德,这牌子原本就是纽约法拉盛唐人街牌坊的翻版,看上去一股浓浓的唐人街味道。

道路两侧大部分建筑也很有域外特色,日式跟荷兰式的红砖房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再加上那些大红灯笼,不说是莎莉山,来人绝对以为是纽约唐人街。

“虾夷皮货发客、立记川广杂货……”鲍学廉边走边读商户的青龙招牌,这看上去果然要比南秀街正规的多,不管是汉人、日本人还是红毛,店铺大都干净整洁,再加上道路宽敞,逛起来真让人心旷神怡。

他走进一家荷兰人的皮货行,里边一个红毛小伙计立马给他端上一杯咖啡,“这位先生,请问您是想要贩卖皮具去内地吗?”

“你们这边都有什么皮啊?”鲍学廉假装问道。

小伙计从货架上抱下来一盒子样品,“我们的皮具不仅仅有澳洲本地产的,还有新大陆的野牛皮跟海狸皮,质量包您满意。”

鲍学廉将这些皮托在手里,甚是觉得惊奇,因为用草木灰鞣制的皮具颜色拢共就那么几种,要么土黄,要么黑色,但红毛的这家店里的皮具不仅仅有靛青色,甚至还有朱红色、杏黄色。

“先生,我们的皮具都是用的莫迪亚洛克最新染剂,皮子不仅柔软,而且颜色经年不退。”小伙计极力推销着自己的货,“有澳洲特色的话,那就选红袋鼠皮以及鳄鱼皮。”

鲍学廉真是大开眼界,才逛了一家店就发现了这么多宝藏,后边岂不是要几个月才能逛完,就这些皮具贩卖到江宁都能大赚一笔。

小伙计热情推荐,鲍学廉也不好意思黄了人家大早上第一笔生意,便买了一身骚气的朱红鳄鱼皮马甲,“小友,问你个事,这条街上可有卖云锦、湖丝的店铺?”

红毛小伙计摸着脑袋,“你说的是一种绸缎吗?”

鲍学廉连忙从包里拿出几片样品给小伙计瞧,小伙计仔细端详了一番,“差不多的有,不过都是日本人在卖,有一家最大的在里边一点,名叫“京都上林斋”,他们卖的是倭缎,你可以去那边瞧瞧。”

倭缎鲍学廉是知道的,日本人从中国进口湖丝,回去自己按照内地平织法织成绸缎,但他们喜欢用天鹅绒将图案给浮出来,所以倭缎看起来华丽无比,不过这种织法牺牲了丝绸的透气性,其缎重量大,厚度也是普通绸子的好几倍,用来裁剪礼服可以,做寻常服装那可就不是很舒服了,这样看来悉尼的丝绸市场还是很有潜力的。

离开了皮具行,鲍学廉亲自考察了“京都上林斋”的倭缎,果不其然,跟自己想的一样,这样自己心里就有了底。

吃过午饭后,鲍学廉找到本地的牙行,他们叫中介所的地方,当即就跟人家定了一套两间房大小的铺子。

“你这边铺子做什么用的?”莎莉山派出所范.黑尔米修斯所长拿着鲍学廉的房屋销售合同。

“开一家丝绸布行。”鲍学廉朝所长作了个揖,“卖普通的内地湖丝、江宁云锦。”

黑尔所长也听不懂这些种类的区别,便在他经营范围上写了布料、丝绸,“报上你店铺的名字。”

“湖云苏松布行”

黑尔好几个字还不太熟练,一边翻字典一边才把字给画完,“鲍先生,感谢你选择了我们莎莉山作为您的家。以后您就是我们社区的一份子,我希望您能够遵纪守法,多为我们社区做贡献。”所长在文件上敲了一个章,然后双手递给了鲍学廉,“以后合作愉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新世界札记》,方便以后阅读新世界札记第三百零一章 湖云苏松布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新世界札记第三百零一章 湖云苏松布行并对新世界札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