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商业街

作品:重生之国际倒爷|作者:吹牛小王呀|分类:都市|更新:2020-04-16 13:32:35|字数:4414字

雪糕厂的?

开了个洗车场,自己有辆蓝鸟,有一定的产业。

应该是地方上的老流氓了。

敢明目张胆收保护费?

范阳又问了几句,连这个小卖部的老板,都是交了的。

怕是没经历过严打吧?

范阳可以断定,这个叫九瞟眼的,混不长。

应该是手下有几个人,上面也有一点关系,平常豪强霸占习惯了,就学着别人收保护费。

这点范阳还是清楚的,我国政权,最看不得的就是收保护费。

这相当于国家的税务机构了。

你敢挑战国家权威?

目前是92年,碍于信息的不便,天高皇帝远,可是要不了几年,只要严打的风暴一来,必定进去的。

可你还不能够坐视不理。

铺子上的问题,没什么好插手的,他们现在不打品牌,目标人群也很清晰,就是普通工人,十多块钱一双的皮鞋,店铺需要多高档?

主要是走量。

范阳提出新增10家直营店,店铺的租金都不超过500块钱一个月的水平。

甚至没考虑过在商业街开铺子。

就走低端路线。

要是总有人这样跳出来,光要钱就罢了。

万一自己手下的人,一个处理不好,给自己惹一屁股事情就不好玩了。

眼看着自己一走,又是一个月,搞不好两个月才能回来。

范阳左思右想,有点放心不下。

“怎么了?你去问什么了?”李科长看范阳进来,就不说话了,一副有心事的样子。

“没有。”

“你可别冲动啊,你也是在外面跑生意的人,这种人,别和他们一般见识。”李科长不放心的说道。

“放心,走吧咱们去新城区那边转转。”

便带着几人,开上车,在新城区去转了一圈。

城中心有个广场,广场上还有家以前国营的百货公司,虽然是个小县城,但它是个工业县,大大小小的厂矿,恐怕不下上万的职工,还有家属,消费的能力很强。

逛街的人很多。

只不过现在的服装产业,还没有很强的品牌概念。

像范阳穿的佐丹奴,班尼路,还是在长沙买的。

即便成都,好像都还没有直营店。

像之后风靡大陆几十年的阿迪达斯,耐克,卡帕,这些外资服装,都是95年以后,进入大陆市场。

这样一个小县城,肯定是看不到的。

而真维斯,以纯,美特斯邦威这些国产品牌,也是95年以后。

所以现在的服装产业,还以杂牌子,和仿的款式为主。

满大街的皮尔卡丹,花花公子,杰克沃克之类洋牌子。

都是从荷花池进的货。

范阳肯定是看不起这些衣服的。

可张雪辉,李美静却逛得不亦乐乎。

沿海过来的太空服,里面全是填充的化纤绒,关键好看。

一人买了两件,价格也便宜,49块钱一件。

连李科长都没能免俗,也买了一件,还当场换上。

累了就在路边吃点炸土豆,茶叶蛋,香蕉烙饼,看见两个女孩子笑得那么灿烂,范阳也被感染。

自己也买了几件太空服,给爷爷和奶奶挑的。

之后又到卖电器那边去转了一下。

长虹和海尔,都有了经销商,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彩电和洗衣机被这几大巨头垄断。

这个范阳插不上手。

他主要想去看电饭煲,和电炒锅。

不出所料,电饭煲大部份是半球的,而电炒锅,则是美的,和爱仕达。

后世很多人都知道美的空调,却不知道美的最早是作电炒锅出身的。

这就是范阳的目的了。

在家用电器方面,要说90年代的暴富商品,电饭煲都不算,电炒锅才是排第一的暴利产品。

五六十年代,日本的松下公司,发明了电饭煲,电炒锅,引起了厨房革命。

电饭煲大家都很熟悉了,但说到电炒锅,至少要80后才有这方面的记忆。

煤气灶,和天然气普及过后,家用的电炒锅基本消失在了中国厨房。

但90年代,还是电炒锅占主流。

它和电饭煲一样,采用的是220V交流电,上面是口黑色的铁锅,下面有个圆盘,里面像电炉一样,有盘电阻丝,利用电阻丝加热,达到炒菜的目的。

90年代的家庭厨房,电炒锅加一个电饭煲是标配。

特别是厂矿,企业里面。

国企改制过后,大部份的食堂都取消了,工人都回家煮饭。

中午和晚上,都只有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但是价格太贵,范阳看了一下,现在的半球电饭煲,还是那种没有保温功能的,上面连个指示灯都没有,价格也在200块钱左右。

电炒锅更贵,要300多,大一点的要400。

限于价格,工人阶层,要买这样两口锅,也是需要紧衣缩食的。

存半年的工资,还不一定能买得起。

像李科长这样的家庭,肯定是有的,但节约一点的工人家庭,很多还是蜂窝煤炉子打主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之国际倒爷》,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国际倒爷第二十六章 商业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国际倒爷第二十六章 商业街并对重生之国际倒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