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一会儿,熊副主任就回来了。
把范阳带到另外一间办公室。
铭牌上写着“对外贸易处”。
走到这里,范阳就有点不淡定了。
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从名字来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涉及了多方面的机构,具有很多整合性的职能,要放在后世来说,这应该叫商务TING。
首先第一个肯定是经济合作,战略,政策,其次还要负责产业结构,17个处可以说方方面面都有联系,但唯独这一个处联系最大。
因为管着所有进出口配额,还有进出口权利。
这个门里的处长,抬头仰望啊。
“人带过来了,这是郑处长,这是小范同志。”
“郑处长好。”
“来来进来坐。”郑处长应该在五十岁上下,亲自走了过来。
把范阳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好,年轻有为,我是早有耳闻,但这么优秀的年轻人,咱们整个机关能找出几个?不愧是外商看重的人才,听说你到英国留过学?”
“郑处长过奖了,是留过两年,在英国爱丁堡商学院学习经济,成绩不怎么好的。”
郑处长连连点头。
把范阳和熊副主任让进来坐下。
寒暄了一番过后,说道:“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就要紧密合作了,关于这次贸易,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没有?”
范阳知道,其他人都是协助,主要对口的就是这位处长。
打点起精神说道:“那我说两句?两位领导不要见笑。”
“大胆说。”
“谢谢领导,就我个人来看,要圆满的完成这次贸易,不难,因为他们是主动寻求合作,如果没有那个实际需要,他们也不可能发起这个贸易合同,是吧。”
范阳这话说得还是比较有水平的,表达出了自己的双面性质。
郑处长微笑着点头,示意范阳继续说。
“为什么他们要千里迢迢过来寻求合作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国际环境,欧洲现在的国际状况,面临着一个新旧交替,老牌工业强国英国,在二战过后失去了大部份的经济殖民地,在欧洲的领导位置被德国取代。”
“为什么会被取代呢?首先是地理位置,德国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陆上交通的节点,四通八达,东西南北欧之间的进出口贸易绝大多数都必经德国。先天的地理位置优越性,让欧洲任何一国和德国PK出口产业,只要质量差不多,都会败北。”
郑处长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会开口闭口国际环境,两句话就开始点评德国的出口行业。
微微一笑,说道:“不一定吧,陆上优势,也是劣势,四战之地,四塞之国,一半以上的出海口被北边的丹麦挡住,西边莱茵河的入海口被荷兰占据,西北方向的波罗的海是一条死胡同,东边呢,陆上贸易通道被厄罗斯卡了几十年脖子,这一点对非欧国家的出口,极为不利。”
范阳哈哈一笑,和这样的人物对话,果然痛快。
索性放开了谈。
“郑主任高见,的确是这样,所以德国才急于打通中亚的陆上贸易通道,没有面向大西洋的直接出海口,就只有依赖世界航线密度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荷兰鹿特丹港,受制于人。”
熊副主任,在旁边一脸懵逼。
他是综合办公室主任,说白了还是个打杂的。
面对这种程度的对话,完全插不上嘴。
同时一脸惭愧,又深深看了一眼范阳。
想来想去,别人是英国留过学的,海归,这咱能比吗?
这样一想就释然了。
翘起二郎腿就看这两人对话。
旁边的两名干事,也是一脸惊讶。
郑处长可是名副其实的高干子弟,家学渊源,留美博士,对外贸易处是整个对外经济合作厅的拳头部门,实干派,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居然在这个方面能和郑处长对话。
天啊。
“很有见解嘛,继续。”
范阳微微一笑:“英国呢?他是老牌资本主xx强国,海运几百年的沉淀,两次工业革命都起源于英国,发展于英国,二战过后复苏程度也是最快的,但有一点非常致命,还是地理位置,他本身是个岛国,天生地理位置劣势,没法和欧陆各国开展快捷的陆路贸易,运任何货物都必须依赖海运进行,然而呢,一连几次决策失误,首先是不在泰晤士河河口建港,完全抛弃了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之都的超级吸引力,不用港口吸引制造业,改在伦敦南部100公里的穷乡僻壤南安普顿建港,主要工业城市伯明翰,过于内陆,其他主要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利物浦,出海口居然面相西面的冰岛方向,离主要贸易对象欧洲大陆完全南辕北辙。”
这一番话,说得郑处长都有点懵逼了。
要说起米国,郑处长如数家珍,对英国,他或许真的没有范阳熟悉。
仍保持微笑。
“大言不惭的说上一句,错,英国一度认为只需要紧跟米国的脚步,就能解决自身的所有问题,他认为自己和冰岛一样,都属于盎格鲁撒克逊体系,地理上呢,都处于亚欧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冰岛和北爱尔兰暂时的受益,也一度蒙蔽了双眼,把一切的注脚压在了米国上面,但是米国人靠得住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