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南诏国的发展史(三)

作品:皇兄我想篡个位|作者:黑黑的老黑|分类:历史|更新:2020-04-22 17:29:40|字数:4244字

异牟寻死后后,他儿子寻阁劝上位。

寻阁劝这哥们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唐元和三年继位,袭封云南王,然后元和四年就挂了。

在位期间一年。

就算有什么想法也来不及干啊!

这哥们唯一做过的一件大事就是,修建了鄯阐府(昆明),并把鄯阐府定为东京,大理为西京。

如果还要说有什么壮举的话,那就是这哥们汉语水平不错,郑回教出来的学生。

曾经在某个诗情画意的日子里,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叫什么《星回节·游避风台》的。

开创了彝族运用汉文学形式创作的先河。

据说这诗还被收录在《全唐诗》里面,有点小牛逼。

寻阁劝当了一年南诏老大后就挂了,挂了之后他儿子劝龙晟接着干。

劝龙晟这哥们也是一个短命老大,不过这家伙属于非正常死亡,是被手下小弟给弄死的。

那时劝龙晟年少多金(十二岁当老大),手掌权柄,又不用出门干架,整天闲的蛋疼。

于是就打算找点精神寄托!

找来找去,找到了很久以前大唐老大赏赐的一本佛书。

翻了一下,咦!好像还挺有意思的。

于是这哥们小小年纪就沉迷于佛教文化不可自拔。

并在研究佛学精髓的伟大事业上氪了不少金。

像什么佛顶、莲宗、传心这三座大佛寺,就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总结为一个字,壕!

但由于氪金太多,手下一个叫王嵯颠的小弟表示不服。

你丫这老大做的不称职,有钱不拿出来发福利,或支持帮派对外发展事业,居然拿去搞玄学,这个我不能忍。

于是王嵯颠兄弟一个不爽就带人弄死了劝龙晟,借口是“肆虐不道,上下怨疾”。

然后劝龙晟当了7年老大后就下去陪他老子了,享年19岁,妥妥的属于英年早逝。

玄学少年劝龙晟早逝后,他弟弟接过了头把交椅。

他弟弟叫劝利晟,劝利晟之所以能上位,靠的是之前那个弄死他大哥的王嵯颠兄弟。

王嵯颠兄弟扶持劝利晟上位后,马上就被封为南诏首席清平官(清平官有六个),并尊其为“大容”,就是南诏王拜把子哥哥的意思。

估计是劝利晟和王嵯颠兄弟私下里达成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协议。

本来这协议说的好好的,我帮你上位,你给我权力,大家签字画押,童叟无欺。

但随着劝利晟年纪越来越大,权力越来越牢固的时候,这货撕毁协议了。

转头告诉王嵯颠。

老王啊!你为公司付出了很多,现在公司已经基本上了轨道,你也该到了享受的时候,现在我给你一个优待,让你无限期回家休假,带薪的那种哦!怎么样?我够意思吧!

王嵯颠:我顶你个肺!

然后老王收拾东西滚回家了。

没了老王的指手画脚后,劝利晟继续发扬他大哥的玄学事业。

重修了崇圣寺,建了龙屋塔,使得南诏的佛教事业更加兴盛。

但可惜搞玄学的多半都不太长命,劝利晟于大唐长庆四年病死于东京,享年23岁,在位时间8年,其实也不比他大哥好多少,也算是英年早逝的范围。

劝利晟步他大哥的后尘后,他儿子晟丰佑继位了。

既然老爹英年早逝,那晟丰佑自然是属于传说中的少主了。

这位少主当年7岁登上南诏国国王的大位,一个7岁的孩子当老大,你指望他能干什么?

所以托孤大臣这种角色肯定会有人跳出来演的。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嵯颠兄弟。

王嵯颠兄弟重获大权后,自然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

绝不会放权给少主,于是晟丰佑一生之中,绝大多数时间不是喝酒就是玩女人,要么实在闲的蛋疼了,就建几座佛塔什么的,大概就这样吧!

而且他也很识相的不去跟王嵯颠争,就这样安安稳稳的当了35年南诏国王。

虽然晟丰佑在位期间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但他名义上还是南诏国的老大,任期内有什么好事发生,都得算在他头上的。

比如唐大和三年,王嵯颠一个心血来潮,带人去成都干了一票,捞了点人口和财货。

这事严格算起来就是属于晟丰佑的政绩了,要记录在史书里的。

再有唐大中十二年,南诏国应缅甸国王的请求,派清平官段宗牓入缅作战,帮助缅甸打败狮子国(斯里兰卡)。

这事也算是一大政绩。

所以晟丰佑在位期间有这两大政绩,就已经完爆上两任南诏国王了,属于躺赢系列。

晟丰佑挂后,他儿子佑世隆继位。

这位佑世隆老大,也就是如今刚刚挂了的上一任老大。

佑世隆,又名酋龙,晟丰佑之子,生于唐会昌三年,唐大中十三年继位。

为什么叫酋龙呢?

这是一个很炒蛋的故事。

佑世隆继位后,按照流程得向大唐老大报备一下,并讨一个封号。

但大唐朝廷听说这货居然叫佑世隆!这还了得,你丫封号别想要了,滚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皇兄我想篡个位》,方便以后阅读皇兄我想篡个位第107章 南诏国的发展史(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皇兄我想篡个位第107章 南诏国的发展史(三)并对皇兄我想篡个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