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李旬摇了摇头:“丞相府能臣是不少,可是派他们到这四州来,反会乱了阵脚,这四州的事情,还是让这四州的人来解决吧。你说得对,易动难安,既然这里进行得颇为顺畅,何必节外生枝呢。我倒是想在司隶以及冀州也开始推行你的新政,你看看这里派个什么人过去领头比较好?”
李辰海一听李旬的话,没有立刻回答。他刚才说李旬可以派人来,就是想看看李旬的想法,如果李旬真的派人来掺沙子,他反而倒有些担心,那些人经营政务多年,各有一套理论,真要到荆州来,势必对新政有些妨碍,弄不好适得其反,让他和李旬之间不好相处。如今李旬一口否决了这个提议,反要让他从荆州抽调人手去司隶和冀州推行新政,这让他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至少说明老曹没有趁机剥夺他的势力范围的想法,相反还在帮他扩展自己的势力,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他想了一会,这才小心的提议道:“如果要在司隶实行新政,刘子初是个合适的人选,襄阳的新政是他一手搞起来的,其中的得失他都一清二楚,做起来自然轻车熟路,事半功倍。”
“嗯。”李旬思索了片刻,点点头说道:“刘子初确实是个适合的人选,他要去了司隶,对你在关中的事务也有帮助。只是他去了司隶,襄阳的事情怎么办?”
李辰海见李旬答应了,松了一口气,笑道:“襄阳新政实行了五六年,制度已趋成熟,这里的官吏已经养成了按章办事的习惯,纵使没有刘子初,也可将新政执行下去,现在重要的不是什么新规章,倒是要加大监查力度,免得那些贪得无厌之徒破坏了平衡。”
“平衡。”李旬抚着胡须笑了:“你说的那一套均衡发展、合理消费的法子,倒是有些道理,只是不知道究竟该如何用法,我还要等到看完荆州的政务,再下决定。”
“这是自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光要看,还要从各项数字上来计较,方可得知政策的得失。”李辰海笑道:“有子建在邺城守着,父亲大可放心在襄阳多呆些日子。”
“多呆什么呀,也就两个月而已,八月在许县开博览会,我这个做丞相的,岂能不赶回去主持。”李旬摇着头,带着一丝得意,又带着一丝无奈:“高处不胜寒啊,别人只看到我的风光,看不到我的辛劳。好在你们兄弟几个还争气,要不然啊,我真不想做这丞相……”
李辰海微笑不语。
父子俩说了一阵闲话,李旬又召进张辽、张合两员大将来,待二人行礼完毕,李旬笑着说道:“二位将军,平定江南之战,打得可顺心啊?”
张辽和张合对视了一眼,拱手说道:“回禀丞相,末将……不顺心。”
“哦?”李旬有些意外的看了李辰海一眼,又看着张辽说道:“文远,有何不顺心的,细细说来。”
“诺。”张辽大声说道:“末将一直镇守合肥,难得有机会跟随将军南征,这次兴冲冲的赶去,本以为能大战一场,松动一下这几年闲得有些酸的身子骨,哪知道将军长驱直入,没几天时间就全取了扬州,末将不过与吕范打了一场,斩首不过数百,孙权就被将军生擒了,故而……不顺心。”
李旬愕然,然后哈哈大笑,站起身来,大步走到张辽面前,抬手拍了拍张辽的肩膀:“文远,看来这几年你是闲得难受了,居然和乐文谦一样好战了。好,你想打仗,就让你打个痛快,这次跟着仓舒去关中,你有的是打仗的机会。”
“多谢丞相。”张辽咧嘴一笑,拜倒在地。
“你呢?是不是也没打痛快?”李旬转过身来对张合笑道。
张合微微一笑:“末将比文远将军幸运一些,有幸配合黄将军取长沙,不过能随将军再征关中,末将也是窃喜不已。”
李旬仰天大笑,回过身来用手指点着李辰海,半开玩笑的说道:“仓舒,你看你,这几位将军跟了你一段时间,都变成好战分了。你可要记住,国虽大,好战必亡。”
李辰海应声答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马伏波有言,大丈夫自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焉能死于卧床之上,女子手中。各位将军豪气逼人,我自当带着他们纵横西域,恢复万里河山。”
“哈哈哈,说你两句,你倒有一堆话等着我。”李旬点点头,慨然说道:“也好,我未能有机会完成的志向,就由你来完成吧,到时候一定要封狼居胥,马踏祁连,方不负今日豪言壮志。”
他回过头来对张辽、张合二人说道:“小子无知,有无畏之志,老夫就将他托付给二位将军,望二位将军奋余威,振长策,老夫等着你们凯旋之时,再为你们庆功。”
“诺!”张辽、张合轰然应诺。他们知道,这是李旬正式让他们跟随李辰海了,李辰海现在的地位已经超过了曹丕,再打下关中,纵使不能继承李旬的王位,以他的权势、功劳再封个王也不是不可能,不管怎么说,只要李辰海自己不犯错,跟着他绝对是一条荣华富贵的路子。本来他们还有些担心老曹的想法,现在老曹自己将他们交给李辰海,更可以说明老曹的心思了,也解决了他们心底的那一丝犹豫,这答应的声音当然特别的坚定,特别的的豪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