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未雨绸缪

作品:我成了海岛王|作者:海江洋|分类:历史|更新:2020-05-09 11:53:52|字数:5204字

时间往回拉。

那日,姆舎一行人目送王隽三人去往老鹰岭后,从红花寨回到了天人洞。

恰好碰到英子巡视过来。

姆舎于是把红花寨发生的一切告诉了英子,并且将王隽要转告的话告诉了她。

英子道:“王隽在河边教训了纽古族的人,估计纽古族暂时不敢打坏主意了。”

姆舎附和道:“首领是天人降临,纽古族的人自然是害怕的。”

不过既然王隽说了要提防纽古族的人,英子也不敢大意,觉得有必要加强防御。

至于是不是和浅水湾联合行动,或者派人进驻红花寨,这个必须等王隽回来再定。

天人洞是必守的据点。因为族里的储藏,绝大部分都在这里。

加强天人洞的防御,就必须增派人手。

老黑的编制在明珠城,因为他武艺好,被英子留在了天人洞。

英子又从明珠城调回三个男性壮劳力,加强天人洞的防守。

这样一来,天人洞有包括老黑、青松、大石在内的七位男性壮劳力,一个三名女子组成的采集组。还有后勤四个人,分别是姆舎、托思和智聪、以及小女孩燕子——托思外甥女的女儿,常驻人员一共是十四人。如果算上英子,就是十五人。不过英子是三地跑,不固定的。

但最近一段时间,她决定尽量蹲点在天人洞,把这边的有关事宜处理好再走动。

她派人将前面的茅草地放火烧了,开出了一片二百多米宽的无草区,一直延伸到海岸。这样,北面有人过来,经过这片开阔地就无处藏身了,能够看个清清楚楚。

英子又在要害部位布置暗哨。

白天布置两道眼线,分别在开阔地以北两里的地方,和开阔地以南边缘布置。如果发现敌情,就用响箭接力报警。

到了晚上,撤掉开阔地以北的暗哨,只留开阔地以南警戒。

白天让两名女子值班。

晚上则由两名男子轮流。

布置暗哨一下就去掉了差不多四名劳动力。

对红花寨这种人少的部族来说,可是不小的负担。但英子决定还是先这样做下来,如果要撤,等王隽回来再说。

安排各人的工作时,尽量留在附近干活,这样容易收拢人手,应付突发事件。

事实上,英子和负责天人洞日常事务的菊香商量过,除了每日派出的两个打猎的男子要走远,其他人都是留在附近的。

采集组的女子,被抽调两名去放哨以后,抓鱼的任务就由男人接替。

托思和智聪一直在不停地做弓。利用王隽上老鹰岭之前的间隙,托思用王隽的匕首一口气钻好了大小各十把弓的孔。一周时间,他把钻好孔的弓都做了出来。

英子给明珠城和石灰山都送去大小各一把弓作训练用,其余的弓全部留在了天人洞。因为,如果发生战事的话,天人洞是要真刀真枪干起来的。所以她要做到天人洞的成员人手一把弓。

算上王隽自己做的那把大弓,天人洞一共有九张大弓,八张小弓。

至于箭,则各地自行解决。

王隽走后的第七天,老鹰岭的人带着礼品找到了天人洞,传了王隽的话,说王隽已经和老鹰岭达成和解,要英子派人转告夸瓦,以后不能再与高山族为敌。

还有就是,王隽还要去鹰哥岭,一时回不来了,让英子主持大局。

“王隽跑到鹰哥岭去干什么?”英子问使者。

“据说是去找一种什么石头。”使者答道。

英子便心中有了数。王隽要找的,一定是不一般的石头,恰如当初找的石灰石。

王隽不在,她更不敢大意,要把各项工作落实下去。

尤其是训练。

英子知道,王隽造出来的强弓,拿来打仗的话是很占便宜的。所以要让族人的箭术水平快速上一个台阶。因此,对于早上的箭术训练,英子抓得极严,按照王隽要求的距离,每天都要练习至少一个小时射箭。所有人都不得马虎、偷懒。

女性使箭的人多,准头都比较好。但距离一拉长,要求又高了,一样不能马虎。

至于男人,平日里许多人不怎么用弓箭,需要督促他们多练习。

体能方面,在英子看来,那是没有问题的。大家都是天天干活的人,除了个别女人体弱一点,力量和耐力都不错的。

连续半个多月的射箭训练,大家的箭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天人洞诸人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远程作战能力,这让英子感到欣慰。

当然,一开始提高得快,到了某种程度,上了一个台阶以后,要提高就比较难了。就好比表妹菊香这样的水准,一时半会儿想再提高到自己女儿的水平,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就要靠坚持不懈,等到经验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便会突破关隘,再上台阶。

矛、斧、投枪这些器械的训练,暂时顾不上了。事实上也不用怎么去训练,因为平日里打猎,用的就是这些兵器,大家用惯了的。

——

离开半个多月后的下午,王隽带着美琳乌丽回到了天人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成了海岛王》,方便以后阅读我成了海岛王第九十一章 未雨绸缪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成了海岛王第九十一章 未雨绸缪并对我成了海岛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