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过年

作品:我成了海岛王|作者:海江洋|分类:历史|更新:2020-08-09 13:29:31|字数:4760字

既然知道有毒气,自然会做好防护,第一窑木炭顺利出窑。

仔细检点其中的木炭,有烧过头了的,有没有碳化的,质量参差不齐。王隽估计了一下,成炭率将近七成。

第一窑能烧出这个成绩,算不错了。

随着经验的增加,这个比例会逐步提高的。

接着,他马上又按最大容量试烧第二窑。

结果成炭率反不及前面。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第一窑只有一点木头在里面,更容易烧制。

第二窑是满载的。

仔细分析后,他总结出了一些结论。

烧炭,并不是容易的事。首先是采木。伐下了树木之后,将之截短,同样粗细的树木要放在一起。这一点看似无足轻重,其实十分重要,因为窑中粗细不同的木头,要在同一时间内变成木炭,必须把粗的堆在下面,细的堆在上面。

木头之间的空隙也得注意。空隙太大,空气通风太好,木头得到充分的燃烧,就会烧成灰烬。堆得太密,空气流通不够,木料得不到需要的燃烧,就不会变成炭。

负责烧火的火工,要全神贯注,掌握火候。火太大,木料成灰;火太小,烧不成炭。把握火候成了一门技术活。

这方面,靓仔上手最快。

智聪也全程参加了的。他勤学好问,王隽相信他能很快掌握这门技术。

另外,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不注意,会死人的。

——

两窑一过,木炭问题基本解决了,王隽开始建炼铁炉。

炼铁炉窑内要承受高温,这和烧陶有区别。

耐高温材料,他首先想到的是陶瓷。

但现在只会制陶不会烧瓷。一年多了,他还没找到烧瓷的原材料高岭土。用陶瓷做耐火材料不现实。

所以,目前唯一能用的也就是石头。那些坚硬的石头,主要成分是石英等物质,勉强可以对付。

王隽决定先建一个石头窑。等有了经验和陶瓷,再对窑进行升级。

建窑的同时,他又抽调了几个人去开采矿石。

这方面,靓仔最有经验,他懂得顺着石头的纹路下手,事半而功倍,王隽甚至认为靓仔比自己都强。

——

公元1年12月30日,铁山的第一座炼铁炉建成,离王隽练出铁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但眼下已是年底,明日就是元旦了。按照王隽的计划,王族人要大大庆贺一番,热热闹闹过新年的。炼铁的事,等过完年再说了。

辛苦了一年,应当像现代人那样过过年。

之前王隽和英子等人商量过,过年要搞一些一系列的活动,好好庆贺一番的。

拟定的节目多姿多彩,奖品丰厚诱人。

这项任务,王隽当时把它交给了美琳。

来铁山,错过了明珠城的活动。

但在王隽的心目中,炼铁是高于一切的大事。

虽然条件简陋,也得好好过个年。

几天前,王隽就做了具体的安排,吩咐桃花做准备。比如一些食材如冬笋、香菇、各种配料的收集,务必提早开始。

元旦前夕,桃花宣布放假两天过年。

“什么是过年?”高山族的人过来问她。

桃花把历法和过年的含义简单向不懂的人做了介绍。

到了下午,王隽亲自下厨,用早上从鱼笼里取回来的新鲜鱼,做了好几个拿手的菜。

在王族,王隽的烹调水平排第一。

今日,年夜饭比平时早了许多。太阳还没下山,大家便坐在三台简易长条形桌子前面享受美食。

高山族人发现,今晚的饭菜特别好吃,而且量给得很足。这是她们有生以来吃得最香的一顿饭。

第二日上午,铁山进行了射箭比赛。

结果,第一名是桃花。那是众望所归。

第二名:智聪。这让许多人感到意外。不过又不得不服。

剩下三四五六名,都是高山族人。

王族人一共有九名,只派了两人参加比赛。这是王隽私下的授意。

奖品都是最近狩猎和捕鱼所得的一些资材。这里不是明珠城,没什么库存。

但其中的荣誉,大家还是很珍惜的。

下午是趣味游戏活动。

第一项活动是拔河。

王隽命人将多条麻绳临时编成一条粗粗的绳索,足以承受拔河的拉力。

将所有人分成四组,抽签得出,桃花做裁判。

三十五个人,剔去桃花、智聪和一个来例假不适的女人,每个组八人,三局两胜,淘汰制。

拔河是集体竞技活动,以前从未接触过,大家兴趣盎然。

比赛的时候,空闲的两队就成了啦啦队,声嘶力竭地喊加油。

王隽所在的第四组最弱,八个人里面,五个女子,三个男人,典型的女多男少。

王隽把小组的人喊过来,教大家如此如此。

看得出,王隽这个组的人明显更有技巧。一个是这边的人知道借助重力,一开始立即就将身体后倒。另外,王隽拖在最后,他的任务不只是用力拉绳,还要设法让绳索保持直线,防止力量分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成了海岛王》,方便以后阅读我成了海岛王第二百三十八章 过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成了海岛王第二百三十八章 过年并对我成了海岛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