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法叶的来意

作品:我在西游养只猴|作者:柽溪居士|分类:其他|更新:2020-06-09 11:23:36|字数:4250字

【我不拆塔】连忙起身,将法叶迎进来。

法叶也不推辞,径直走到几人围坐的桌边跪坐下。

他将手中的旧纸筒放在桌上,摊开:“诸位一定很好奇,贫僧为何来此吧?”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刚才还在讨论这件事呢,这和尚,难道有读心术不成?

按他们的猜测,既然这副本是由法叶发起的,那有关法叶的事情,或许就是这个副本的一条主线剧情。

要打通这个副本,那还得从法叶身上下手。

没想到这才刚讨论出计划,这边的目标人物就自己找上门来了,而且看样子,还准备和他们全盘托出?

难道这是剧情开始前的场景介绍?

四人找了个比较合理的猜测勉强说服了自己。

法叶自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他手中的纸卷已经彻底摊开了。

只见纸卷上用粗劣的画笔勾勒着一个人的相貌。

或许是因为时间较久,加上当时画师也是听别人描述而做的这幅画的缘故,画上的人,与真人相去甚远。

只能看出几个明显的特征:眼睛长而有神,额头宽大厚重,厚鼻宽口。

从相术角度说,这是人的面相中最容易遗传的几个特征。

【我不拆塔】和【我不加血】看了却有些愣神。

【我不加血】下意识地开口道:“这不是法师您么......”

话还没说完,她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因为她看到那画卷的下端写着一排字,字迹已经不太清晰,但依稀能辨认出:......嫌犯......乃......僧人......诱拐......建武十三年......

只言片语中流露出的信息,分明说这画上的是一个犯下了什么罪的在逃嫌犯,又怎么可能是眼前这个名满天下的高僧呢?

法叶淡然道:“这是我的兄长,广贤。”

这......

在场四人瞠目结舌。

别说是在这副本背景下的古代了,哪怕是在现代,三代之内的直系亲属中有犯罪记录的,都会被很多人用带有颜色的眼睛看待。

【所有人后退】忍不住道:“法师,你这副画......通缉令是从哪儿来的?”

法叶道:“自然是从邓县令那里讨要来的。”

四人再次愣住。

【所有人后退】又道:“那邓县令他,岂不是也知道了?”

不会这么倒霉吧,刚接到任务,就要完了。

法叶道:“邓县令也劝我,让我先认清这上面的人再说。”

邓县令的话,绝对是一番好意。

按他们目前为止对法叶的了解,眼前这位,那可是名满天下的佛门高僧。

而如果自己的兄长成了朝廷的钦犯,那显然会成为他个人履历上的污点。

再说,都说入了佛门后四大皆空,即便那人真的是他兄长广贤,那又如何呢?

法叶继续道:“贫僧做沙弥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千世界,并无不同;在通明寺修禅,忽然一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然后参学天下,行走十年,到头来发现,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俗家的哥哥,与童稚之时,并无不同。”

四人见法叶开始说禅,仿佛四周的空气都进入了一片祥和中,就连平日里最是毛躁的【我不打兵】,在这一刻也乖乖地坐直了。

“世人都以为,修行大道,取之于外,《往生咒》日夜各诵念二十一遍,能灭五逆、十恶、谤法;若数满二十万遍,即感得菩提牙生;若至三十万遍即面见阿弥陀佛。立寺修塔,斋僧布施,写经造像,虽然可以积下业德,又怎能比得上明心见佛?”

顿了顿,法叶铿锵有力道:“修佛,即是修心!”

“每个人的修行之路都千差万别,如恒河里的砂砾,如菩提树上的叶子,没有一粒一片是相同的。可是成就果位者,不枚胜举。这说明,每一条路都可以证道。谁又知道,我这趟炎县之行,是否便是证道途中的必经之路呢?谁又知道,兄长广贤,犯下这桩罪孽,是否也是他必定要征服的魔障呢?”

“所以,”法叶笑着给自己的话下了定论,“看见亲人在涉水,就不敢相认,那不是没有看清他的人,而是没有看清自己的心。”

四人虽然都不通佛理,但法叶这一番话,却仿佛洪钟大吕,振聋发聩。

【我不拆塔】想起了曾经的自己,一时间,这位坚强的汉子竟然落下泪来。

这时,从他身边伸过一只温暖细腻的小手,将他放在腿上的大手轻轻握住。

【我不拆塔】转头看去,只看到一张秀气的脸,目光中带着坚定,还有......无边的柔情。

【我不拆塔】心中一暖,将那柔荑反握在自己的大手中。

没错,要认清自己的心!

这一刻,他们已经忘掉了自己身处在游戏中,而眼前的一切也不过是一场梦幻泡影。

四人纷纷恭敬地将跪坐的身子板直:“我......弟子受教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西游养只猴》,方便以后阅读我在西游养只猴第二十三章 法叶的来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西游养只猴第二十三章 法叶的来意并对我在西游养只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