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右边的柜台上坐着的大概就是老板了,是个年轻人,一头梳的干净利落的短头发,戴着眼镜,穿着一身青色长衫,身形瘦削,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为什么我见过的稍微有文化一点的都戴着眼镜?这是平行世界的风俗潮流?还是我那个时间民国也这样?
就像古代书生配狐妖一样……苏醒不禁对老是能看见戴着眼镜的文化人有着吐槽。
“咚咚,你好,请问你这里卖纸笔吗?”书店老板正在入神的看着一本书,苏醒走到他面前都没反应,无奈之下敲了敲木门出声问道。
“啊,不好意思,看的有点入迷了,没看见你,不好意思啊先生。”
店老板被看书中惊醒,不由茫然的抬起头来看着苏醒,过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冲苏醒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叠好在看的那一页,才放下手中的书跟苏醒交谈了起来。
“先生你是要买纸笔吗?”书店老板问着苏醒,站起来然后蹲了下去,在柜台下面翻了起来。
“嗯,写信用的,要是有信封我也要,笔要钢笔的,再给我拿一瓶墨水。”
“那信纸和信封要多少?钢笔和墨水要多少钱的?”书店老板一边蹲着翻找苏醒要的东西一边问道。
“嗯……四张信纸,俩个信封吧,钢笔和墨水都什么价的?”苏醒考虑了一下,以防万一,多买点准没错,反正钱是够的。
“好嘞,四张信纸俩个信封对吧,”老板翻了一会儿终于把信纸信封翻了出来,放在了柜台上,又拿出三支钢笔和两瓶墨水。
“钢笔分别是一角,五角和七角的,墨水分一角和两角的,先生你要哪种的。”
“有什么不同吗?”苏醒有些好奇。
“一分钱一分货,贵的做工更好一点,手感也更好,但先生你要是不挑的话都可以,都很耐用的。”书店老板笑着介绍道。
“那就都最贵的吧。”苏醒听了介绍后自然要挑最好的。
“好,一共是一元二角一分,零头不要了,先生你付一元二角就行了。”
“好的,嗯……那个老板,我问你一个事儿……”苏醒递过了钱,想起这次过来除了买纸币的事,不禁有些吞吞吐吐了起来。
“嗯?先生还有什么事儿吗?”书店老板有点疑惑的问。
“那个,其实我是从国外刚回来的,我父母是国人,从小就教我用中文说话的,但是没有教过我繁体字和文言文。
我现在只会简体字,他们二老前段时间在国外去世了,我想回他们心心念念的祖国看看。
回来之后才发现了祖国的瑰丽,我尤其喜欢祖国的历史,可是记载历史的基本都是用繁体字和文言文的,我从来都没有学过,不知道老板你能不能教教我?
或者介绍一位有学问的先生也可以的,我可以给学费的。”
苏醒开始讲起了这几天想好的谎话,正好可以遮掩自己的来历,借此打听消息而不会被人怀疑。
“先生你是从国外回来的?令尊令堂……请节哀顺变,不过先生你要是想找人学历史的话,我们这没有什么对历史很有研究的老先生。
即便有,你应该也不会适应他们的教学的,他们会有点……古板,我自认对历史还是有点研究的。
先生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来找我探讨,学费就不用了,你跟我讲讲国外的事怎么样,互相学习就是了。”
书店老板听着苏醒解释来历,一开始有点疑惑,听见苏醒父母双亡刚刚回国,不禁有些同情。
当听见苏醒喜欢上了这个国家,更是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感兴趣以后不禁与有荣焉。
担心苏醒接受不了那些老夫子的古板教条,以至于对自己祖国有什么不好的看法,更是毛遂自荐。
至于学费,他倒是不稀罕,反而对于国外的见闻更感兴趣,提出了互相探讨互相学习。
“那好,我求之不得呢,不知道老板你怎么称呼,我叫苏醒,今年20,父母因为在国外生养的我,就没有给我取字。”
苏醒听见老板愿意教他,而且与年轻人交谈总好过面对那些老夫子的,总不能这么大人了还天天被打戒尺吧?
“我叫张子生,是个孤儿,今年23,也没有字,你叫我子生,老张都行。”张子生含笑看着苏醒,也做了自我介绍。
“子生哥你……既然子生哥你比我大,那我以后就叫你子生哥吧!你直接叫我苏醒就行,我们那边都是这样叫的。”
苏醒有些惊讶的看着张子生,没想到眼前这个开着书店,斯斯文文的年轻人竟是个孤儿!
同为孤儿,苏醒不禁对张子生产生了亲近感,更别说他还愿意教自己知识了。
“也行,随你怎么叫,习惯就好,怎么样,今天就要学知识吗?”
张子生随意的笑了笑,他早就习惯了这种目光,更别说这是一个同病相怜的人,只是随苏醒喜欢怎么叫就是了,倒是问苏醒是不是今天就想学历史。
“不了不了,子生哥,我这两天还有不少事要干,你看我买的纸墨笔就知道了,我过两天再过来找你,不过我倒是会过来看看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