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东窗事发

作品:锦城烟云|作者:金江隐士|分类:其他|更新:2021-12-29 14:08:55|字数:4620字

镇里成立整顿矿业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在公、检、法等各级各部门配合下,封停全镇私挖乱采的一百多口矿洞、拆卸九十多台小型洗选机。

矿产资源是国有资产,不容流失!横断山又肮又硬的石头、又黑又灰的泥土,开始闪耀诱人金光。

柳林坝镇要向一个亿的财政税收目标迈进,胡志强感到巨大的压力,时间过半,任务却只完成30%,县委找胡志强戒勉谈话,周书记甚至将完成任务与是否合适任职联系起来,他说执行力不强的干部,我们还留着他干嘛!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无功即是过,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

胡志强想不明白,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怎么样一促模式,要是有一天矿石没有了,横断山区何以发展?经济又会以怎么样一种模式来上大台阶?

书记镇长一肩担,胡志强太累,这时组织上调来郑镇长,同他一起建设柳林坝。两人慢步在林荫道上,共谋镇上的发展,商讨如何完成县上下达的任务。

因为矿业整顿,许多小矿点关停,柳林坝镇的铁精粉产量,一下子就下降了。

时侯,电又成了企业发展最大的制约瓶颈。电力公司经常拉闸限电,电力不足,企业不能满负荷运转。

胡志强和郑镇长不得不周旋在大大小小“电老虎”之间,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他们比企业老板们还要着急!

1989年上半年,柳林坝镇只完成了2000万税收任务,县委政府大为光火,周书记甚至有了要动胡志强的想法。

走到这步也不容易,胡志强专题给周书记汇报了两次。县里大多数领导还是肯定胡志强在柳林坝的突出政绩的,所以他稳住了职位。

胡志强想把那些分散的小矿点整合起来。他叫上丁小丽,到镇内的村社调研有关情况。

老前进乡,村口,胡志强要丁小丽把车停下,两人并肩走过去,路边村委会,断垣残壁之上,还依稀有斑驳的印迹:若要富,少生孩子多养猪。一人结轧,全家光荣。

胡志强和丁小丽都记起来了,这是他们当年写下的标语。

俩人走过碧绿的田亩,轻风吹来稻花的芬芳。

丁小丽告诉胡志强,丽都公司准备投资1000万元,建设日处理原矿吨的新洗选车间,预计半年后投产,按现行价,每年可给镇里新贡献1000万税收。

胡志强说:“从今天咱们调研的情况来看,整合小矿点显然不现实,你们得立足于自身资源,加大开采力度。”

丁小丽说:“我们准备购进一台挖掘机,一台装载机,提升工作效率。”

胡志强说:“工程机械的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你们要加大工程机械的应用力度。”

老前进乡政府门口,许姐搬进县城居住,原来的小商店卖给了其他人,盖成小洋房,老前进乡政府并镇后就拆除了。

想起当初的情景,胡志强感慨万千。

1989年9月起,铜价开始一路攀升。麻地湾铜业有限公司,迎来了新的机遇。

胡志强主持召开了协调会,镇人民政府借支了50万元启动资金,麻地湾铜矿迅速恢复了生产。

如今,上涨的不仅仅是铜价和铁价格,铅锌矿、镍矿等价格,也一路攀升。

全国经济飞速前进,工业化的浪潮席卷西部大地,曾是蛮荒之地横断山区一时涌进许多淘金人,现代化的工业机械相继开进来,遇山开路,逢水搭桥。

先进生产工具以超乎想象的工作效率驯服了这里的高山大川,让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以亿计的资金投放在这里,一时机械轰鸣,焊花飞溅、汽车如织、人声鼎沸……

大投资促进大建设,大整顿促进大发展。一夜创造一个百万富翁,一年创造一个千万富翁,横断山的资源写下一页页瑰丽神话。

苏玉婷时常敲打胡志强,她对他说,你们那些矿山企业,根本不能算是现代化的工业企业,组织管理太简单了,不用花心思打广告,不用拓展市场,不讲究科学管理。

胡志强觉得,苏玉婷说的,非常有道理,但就是这样的企业,能创造财富神话。

在苏玉婷的协调下,世纪风云信托投资公司置换了老干部和镇政府职工的70万元股份,成为麻地湾铜矿的小股东。

铜价一路攀升后,世纪风云信托投资公司被资源创造财富的神话深深的吸引,他们跟胡志强联系,准备引进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购进先进设备,应用先进技术,对麻地湾铜矿进行全面开发。

按照新的政策,政府和企业必须要脱钩。柳林坝镇政府是麻地湾铜矿最大的股东,显然不符合政策。

柳林坝镇政府决定转让股份。

一时间,想要接手麻地湾铜矿经营的企业,纷纷找上门来。这些企业,由各色尔等的人介绍引进,都说自己的实力最强。

期间,也有不少人给胡志强和郑镇长打招呼,让他们把股份转让给某某企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锦城烟云》,方便以后阅读锦城烟云第252章 东窗事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锦城烟云第252章 东窗事发并对锦城烟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