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卷款潜逃

作品:锦城烟云|作者:金江隐士|分类:其他|更新:2021-12-29 14:08:59|字数:4510字

韩兴勇痴迷于股市的财富神话,以巨大的胆量,一头扎进股市。对股市并无多少了解的韩兴勇却没在股海里淹死。相反,他赚到了一些钱。这就是股市的魅力,光凭一腔热血,也能赚钱!

后来,韩兴勇决定在股市大干一场。他动用各种手段,招募了秦波、饶江、陶海等几个有经验的操盘手,拉来一些梦想一夜暴富的资金,组建私募公司,开始代人炒股。

开初这一年,韩兴勇的私募公司运作非常顺利,为客人赚到了不少钱。

2003年4月16日,上证综指从1649.60的高点开始下跌,直到2003年11月13日,它才在1307.40点触底。

可以说,在2003年,整个资本市场的大部分资产都下跌了,而那个时期真正表现出色、一枝独秀的股票是那些与医药相关的股票。与其他资产相比,医疗板块可谓冰火两重天。

而韩兴勇的私募公司为客人配置的股票,大部份是医药股。你说是精心研究的结果也好,你说是歪打正着也罢,总之,是选对股票了。

2003年第一季度,板块制药的业绩并不那么辉煌,但在第二季度,尤其是4月中旬之后,钢铁、汽车以及银行板块都出现下跌,而板块制药逆势上涨,成为支撑市场的重要力量。

韩兴勇的私募公司的大客户蒋总和祝总,先期投入的200多万元,慢慢有了可观的利润,他们后续又投入了1000多万。一些普通散户,也慢慢把自己的钱,委托给韩兴勇他们来操作。委托资金,达到2亿多元。这2亿多资金,在熊市中获利20%左右,非常可观。

利润七三分成,韩兴勇的私募公司分得1200万元。这1200万元。韩兴勇分给秦波、饶江、陶海各150万元。

人类对于股市运作逻辑的认知,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世界级难题,这也是股票投资风险的根源所在。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能够令人信服并且经得起时间检验。根本没什么方法能准确预测未来几天或几周股市的走向。

因此,在今年的股市下行行情中,绝大多数的基金公司和股民,都没有韩兴勇的私募公司这样的运气,他们亏损严重,甚至有人跳楼。委托别人炒股的股民,血本无归,死得很惨。

随着股市神话的破灭,资金安全成了第一位的东西。委托人见好就收,大客户蒋总和祝总,率先撤走了资金,其他人也跟着撤走了资金。委托别人给自己炒股这种荒唐事,再没有人愿意做了。

韩兴勇的私募公司能在这波下跌中,逆市赚钱赢利。秦波、饶江、陶海认为,这是他们聪明才智的功劳。他们对150万元的分成,心生不满。

韩兴勇则认为,没有资本,就没有利润。公司分得1200万元,就要是因为他拉来了2亿多资金炒股。

双方矛盾升级,不欢而散。韩兴勇则认为,这个世界,不是离开了谁,地球就不转了。秦波、饶江、陶海走了,自己照样能撑起一片天。但现在的问题,是没有资金了。韩兴勇先把自己手里的800万元投入股市。

2003年底和2004年初,市场又出现了一波春季行情。许多人又赚钱了。韩兴勇的800万元,变成了900万元。他不满足于这点资金,他以18%的年息,向企业和个人,拆借资金来炒股。

凭借韩兴勇的三寸不烂之舌,他很快筹集到了5000多万资金。这些资金,全部投入股市。

韩兴勇信心满满,他白天亲自操盘,晚上复盘,认真分析第二天的趋势,制定对策和计划。

但是,2004年对韩兴勇来说,非常不利,经过几波追涨杀跌后,韩兴勇被深套了。韩兴勇不敢告诉别人亏损的真相。他对外宣称形势一片大好,赢利达到20%以上。

为了按月支付拆借资金利息,韩兴勇继续向企业和个人拆借资金,承诺的年息从18%,上涨到25%。

韩兴勇想,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3个涨停板,形势就扭转了。全国经济高速发展,股市没有理由下跌,只要再支撑两到三个月,大盘必然会上涨。

但是,大盘的走势,不讲任何道理。股市的未来,其实只有三种趋势,上涨、下跌,或者是横盘。抛开横盘不说,要么上涨,要么下跌。

但就这两种简单趋势,很少有人猜得对,分析得对。韩兴勇也一样。当他认为股市跌到底的时候,股市给了他几个响亮的耳光,继续一头向下。韩兴勇所持有的十几只股票,又跌去了30%。

此时,韩兴勇大势已去,他的的心思,并不在炒股上了。他四处活动,以高额利息吸收资金,然后按月支付部分高额利息,以此获得投资人的信任。

2004年年底,韩兴勇再也募集不到资金。此时的韩兴勇,非法募集资金高达9800万元,每月要支付的利息,高达130万元。资金链一断,韩兴勇无法按月支付高额利息。收不到利息的投资人,开始吵着要提前收回投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锦城烟云》,方便以后阅读锦城烟云第310章 卷款潜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锦城烟云第310章 卷款潜逃并对锦城烟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