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送给太子天大礼包

作品: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作者:睢关|分类:历史|更新:2020-11-23 20:41:26|字数:4694字

童贯在晃的时候,早有一个小太监上前扶着他。

宗舒这厮的嘴,也不知道怎么长的,说出的话,连削带打的,任谁都受不了。

还郑重其事地提醒大家,今后不要再提“割”字,免得伤害了童贯这些太监。

这假惺惺的安慰,分明是往童贯的伤口上撒盐啊。

虽说童贯早已是无根之人,伤口早已痊愈,但宗舒的这把盐,直接撒到童贯的心尖上。

不过这厮的话有毛病!

他说除了童贯这些太监,其他的人包括徽宗都可以割。

这不是说,皇上可以割了,当太监!

徽宗正在兴头上,一时没有听出宗舒话里的毛病,别人发现了,也不敢提出来。

徽宗走到稻田边,捡起一把镰刀,宗舒挥起镰刀,为徽宗做起了示范。

赵楷、赵构以及大臣们都纷纷拿过镰刀,围着三亩地割起来。

刚开始大家割下来,不会捆,只管割,从南方招来的那家农户,在后面替大臣们收捡残局。

因为对割稻不熟悉,一些人直接把稻穗踩进了泥里。

虽说王公大臣们干活不麻利,但是人多呀,不一会儿,就把稻子割完了。

众人立在田梗上,看农人打稻谷。

一只小船被推到稻田中央,上面蒙着一层麻布。

农人拿着一捆稻子就在船里“砰砰”地摔打,谷子就从谷穗里打将出来,掉入船底。

早有人取来了量具和秤。

终于打完了谷子,农人装入量具后一个一个地上秤。

陈旉负责记录,最后声音颤抖地报着亩产:密县水稻实验田一号,亩产稻谷,四……百……斤!

天啊,这亩产居然达到四百斤!

这是创下历史新高了!

要知道在南方,亩产才三百五十斤,这一下子就突破了四百斤大关。

要知道刚才收稻子的人都是一帮生手,毛手毛脚的,人多,浪费在地里也有不少!

也就是说,这四百斤亩产还算是少说的。

陈旉虽说对亩产有一个大略的估计,但也没料到亩产会超出南方这么多。

一方面,这与土质有关系,与他的精耕细作有关系,还有,这里的肥料充足。

户部尚书侯元功忙不迭地向徽宗解释着亩产,介绍着这一历史记录是多么的不容易。

徽宗听得高兴极了,事情就这么就解决了?

陈旉向徽宗介绍了这种稻子的特点,生长期短,而且耐旱。

在密县获得了丰收,这种稻子在北方绝大多数地方都能种植。

按户部尚书侯元功的估计,北方其他地区,将旱地改为水、旱两用地,就算技术不如陈旉,亩产也不会比南方的亩产低。

“如此说来,长江以北到黄河流域,又将成为苏湖一样的稻米主产区?”

徽宗说话时,嘴唇也打起了哆嗦。

想一想,北方多大的地方,如果稻子、小麦轮作,天呐,大宋以后,根本不为粮食发愁了!

大宋的粮食充足了,连打仗也有了足够的底气。

不是说了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辽人、金人不时犯边,来大宋抢劫,抢的不就是粮食吗?

等大宋的粮食充足了,送他们一些,不就不用来抢了吗?

这岂不是,不用打仗了?

老祖宗一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自己手里,解决了!

徽宗越想越是深远,越想越是幸福!

幸福是如何得来的?

徽宗抬眼就看到那幅玩世不恭、嬉皮笑脸的样子,正是宗舒。

他当时说要搞南稻北移,要在密县试验种植水稻。

大家以为是开玩笑的,没想到,真让他搞成了。

“宗舒,你这稻米,成本几何?”

蔡京想到了一个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这种稻子成本极高,在北方也没有什么推广价值。

不用宗舒回答,陈旉主动道:“这位大人,这稻子,成本和江南地区的相差无几。”

蔡京马上怀疑宗舒之所以不想让大家来密县看,是想自己多种一些,囤起来,等明年闹粮荒的时候高价售出。

不少大臣琢磨起来,蔡京说得完全有道理。

宗舒真的是会赚钱,现在已经是大宋首富了,他每做一样东西,都能赚翻。

他种出来稻米,自然就是为了赚钱。

稻米的成本和江南差不多,他没有了成本优势,那就只有囤积居奇了。

宗舒笑吟吟地听着大家议论,陈旉却是脸色涨红,为宗舒鸣不平:

“这位大人,诸位大人,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被宗师招到这里,他就告诉过我,如果在密县种植水稻成功,他就马上推向整个黄河流域,造福于我大宋百姓。”

“我宗师之境界,岂是你等所能比的?”

陈旉的话,让大家一时默然。

哈哈,宗舒高兴得合不拢嘴。

陈旉平时就是个闷葫芦,没料到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

陈旉以前喊他宗少爷,今天却主动把他叫“宗师”。

稻子亩产四百斤的数据出来之后,陈旉震惊了,他不认为这完全是他的功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方便以后阅读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第287章 送给太子天大礼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第287章 送给太子天大礼包并对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