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朱温的崛起

作品: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作者:流觞大大|分类:历史|更新:2020-11-07 12:35:16|字数:7922字

紧接着朱珍迅速制定了一整套的军规,确保了自己对这支军队的绝对控制,在今后的作战中这支军队将帅们甘心听命,士兵们勇往直前,发挥出极大的战力。

朱珍的征兵工作进行的很顺利,毕竟前面有齐克让的例子摆着呢,山东境内的大小军团们很识趣地都把他们当成空气,视而不见。

但也有不识趣的,那就是平卢节度使王敬武的青州兵。

王敬武这次想要给朱珍来一下狠的,让对方长长记性,省得以后老是到山东来撒野。

为此,他派出了步骑二万大军,在金岭驿立起三座营寨,挡住了朱珍的去路。

我们先来看一下双方力量对比:首先青州兵占主场,出动了两万名装备优良的步兵和骑兵部队,力量上占绝多优势;反观朱珍,他本就人生地不熟,战场也是对方选定的,带领的还是一万多新征来的大兵,而且这些人还没有配齐装备,这场战役怎么看都是要打输的样子。

对于这场必赢的战争,王敬武却并没有把事情做绝,他奉行先礼后兵的原则,打算先跟对方打打口水仗,如果能把对方劝降那就最好不过了。这种做法说得文雅一点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他对朱珍说:“我们山东人普遍好客,但你做客的方式不太友好。这样吧,你把吃进去的兵源都吐出来,我放你回去。”

朱珍表示吃都吃了,再吐出来挺难受的,要走就带着征来的兵一起走。

王敬武说你这样说就没意思了,不讲道理的人是要挨揍的。

朱珍说谁揍谁还说不定呢!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再不打一场就对不起观众了。

双方接下来打了一场遭遇战,青州兵打得很憋屈,他们本以为自己兵器、铠甲都很优良,人数上还占着优势,一顿饭的功夫就应该能把对方解决掉。

但一开战他们就傻眼了,对方好像不是来打仗的,更像是来抢东西的,朱珍的军队不要命地往前冲,抢马匹、抢武器、抢装备,生怕晚了一步就被别人抢光了。

朱珍就是朱珍,他三战三捷,一口气打掉了对方三座大寨,获得军器、战马无数。青州兵被打哭了,狼狈不堪地逃了回去。

这一仗下来朱珍的军队装备换了一茬,士兵直接武装到了牙齿。既然打仗都可以赚钱,那就再打一场呗。

接下来朱珍率领军队主动出击,追着王敬武一路打过去,攻下了对方辖区内的博昌县,绑架了一大批俘虏后才罢休。

朱珍现在心满意足了,征兵工作很成功,顺带着还搞了几场实战演练,更新了一批军械物资,更重要的是扬眉吐气了一把,现在到了回去的时候了。

开拔,目的地,汴州!

现在的汴州大兵压境,朱温正站在城头上望眼欲穿等着他回去呢。

朱珍不负所望,及时赶到了,此时秦宗权的军队还没有合围,朱珍这边顺利地进城,对方还不知道。

朱温十分高兴:“朱珍回来,我大事有成了!”

我们说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知己知彼,现在朱温手下添了一支生力军,而秦宗权的军队竟然还不知道,这绝对是一个搞突袭的好机会。

朱温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要带兵主动出击。

接下来要回答一个问题,敌兵太多了,先进攻谁呢?

朱温和部将们商议,认为第一战要保守一些,应该捡软柿子来捏。敌军现在分两个地方驻扎,张晊屯扎在北郊,秦贤屯扎在板桥,两个人里面还是秦贤弱一些,那就找他来练手吧。

汴州兵猛将和精兵尽出,冲着秦贤的大营猛砸过去。

砸过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秦贤的工作状态。

秦贤屯兵在那里已经很长时间了,从来没有见汴州兵主动出击过,所以上至将帅,下至兵卒都有所懈怠。

秦贤甚至和张晊达成了战略共识,他们认为汴州城里的军队根本不够自己的大军塞牙缝的,这是一场必胜之战,所以还是等主将秦宗权来了再开打,让主帅见证一下他们两人率兵攻城的风采。

然而,这个风采是注定没法展示了,丢盔卸甲、狼奔豕突的惨状倒是可以友情展示一下。

秦贤今天一觉醒来感觉天气挺风和日丽的,他决定带着手下去打打猎,但还没来得及出发就感觉到大地轰隆隆震颤了起来,难道是地震了?

是骑兵!

经验丰富的秦贤做出了判断,他迅速点兵列阵,在秦贤的眼中汴州城内军兵有限,他们敢于主动出战多半是虚张声势。

但到了临阵对敌的时候秦贤傻眼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乌泱泱的骑兵,他们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而且步调一致,先是一阵慢跑节约马匹体力,到了弓箭射程范围之内就开始猛然加速,发动冲锋。

紧随骑兵之后的是十几个步兵方阵,他们随着战鼓的节点前进,配合十分默契,铠甲兵器闪烁着耀眼的寒光。

是精锐,而且是如此多的精锐!

对方的步骑总兵力至少在两万以上,这是秦贤的初步判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方便以后阅读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第十四章 朱温的崛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第十四章 朱温的崛起并对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