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清口战役

作品: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作者:流觞大大|分类:历史|更新:2020-11-07 12:36:10|字数:8928字

“打葛从周当然没错,但打不疼朱温。今年把他打跑了,明年又来了,最后我们淮南境内就会连年用兵,民不聊生,难逃失败的下场。

既然要打就要打狠一些,让朱温知道疼,再也不敢来找麻烦,所以应该对庞师古的主力用兵,把这块硬骨头给啃掉!”

随后李承嗣又通过分享自己与朱温常年战斗的经验,分析当下淮南战场的局势,来佐证自己判断的正确性。

杨行密很擅长听取别人意见,一看对方说的有道理,当即拍板:

“就按你说的做!”

随后杨行密派李承嗣、朱瑾等人带领三万大军,进军楚州前线,涟水的张训也赶来汇合,大军在楚州安营扎寨,隔淮河与庞师古大军遥相对峙。

恰在此时,天公不作美,开始下雪。

这一年的雪,确实来得比往年早了一些,对战争来说未必是好事。

但是杨行密占据着主场优势,军队不愁吃喝,在家门口打仗就是方便。

反观庞师古就不一样了,身居客场不说,对地形还不熟悉,更可恶的是战场上到处是水,根本找不到汴州兵擅长的作战地形啊!

庞师古有点怠工了,他本来就对征讨淮南有意见,但是朱温是自己的老上司,自己又是对方最听话的下属,不好多说别的,只能硬着头皮出征。

在庞师古看来下雪也是好事,正好借天气原因退兵,所以并不急着往前推进。

他也有充足的自信,认为自己不去找淮南的麻烦就很够意思了,对方肯定没有胆子来主动进攻。

但是庞师古失算了,在他安营扎寨混日子的同时,对岸的李承嗣已经派出了一支秘密部队渡河了。

渡河的军队不多,只有几千人,领兵的大将是朱瑾。

朱瑾现在应该是最恨朱温的一个人了,自己的老家被朱温占了,哥哥被朱温杀了,就连老婆也让对方给睡了,奇耻大辱啊奇耻大辱,是个男人就咽不下这口气,朱瑾又不是一般的男人,所以他要报仇。

报仇的机会来了,庞师古屯扎的地方地势低洼,适合用水攻,朱瑾悄悄渡河,到淮水的上游去修筑堤坝,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大水库。

按说庞师古也是南征北战的名将了,屯兵的地方都选不好,有点匪夷所思。

其实仔细想想也说得通,第一,当时天气严寒,风雪交加,大兵在外不会只呆一天两天,需要长期驻扎,所以他选的屯兵之地应该是风雪最小的地方;

第二,庞师古轻敌了。北面的时溥、朱宣、朱瑾都是他带兵讨平的,期间经历的恶战数不胜数,他是最后赢家,北方军队尚且不是他的对手,更何况体弱的淮兵呢,所以他不相信对方敢主动出击,时间一长,连派到外面的斥候都收回来了,就驻扎在当地等待朱温的退兵令。

屯兵日久,军心浮动,庞师古开始下棋,一来修身养性,二来稳定军心。

这一招三国时候很多人都用过,屡试不爽,军心果然平稳了很多。

这时候有一个不开眼的将领来汇报了,他说最近淮河水位不太正常,要提防对方用水攻,建议庞师古拔营起兵,换个地方驻扎。

庞师古大怒,心想我好不容易稍稍稳定了军心,你就来凑热闹,有没有眼力价儿?

换个地方屯扎,这地方是那么好换的吗,七万人的大军一旦挪动地方,军心就要散了,到时候进有淮河拦路,退又没有将令,军队一旦哗变就万事休矣!

当即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斩杀了这名将领,全军肃然,军纪瞬间严整了好多。

这下庞师古满意了,军心稳定比什么都重要,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刀下去斩杀的不只是一个将领,更把进言的道路给斩断了,自此之后,全军上下再也没有来参议军情的人了,庞师古下棋下得更清静了。

这时候上游的水库水位也满了,朱瑾与杨行密约定时间,到时候开闸放水,滔天巨浪翻滚而下,势如奔雷,浩浩荡荡向庞师古的营区涌去,汴州大营瞬间变成泽国——水淹七军的一幕再一次上演了。

汴州兵猝不及防,溺毙无数,全军大乱。

随同巨浪一同杀向汴州兵的还有愤怒的朱瑾,他长槊在手,奔马如飞,但凡见到从水区逃出来的汴州兵就是一阵猛杀。

淮河对岸的杨行密、李承嗣也率大军渡河,对汴州大营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围歼战。

三万围歼七万,这应该够杨行密吹嘘好几年的了。

汴州兵基本上全部报销,主帅庞师古被朱瑾击杀,七万大军淹死大半,又被淮南兵捡漏杀了一半。

只有一个名叫徐怀玉的将领见机得快,带着本部兵马逃了出去,收拢了一万多散兵向寿州进发,去和葛从周汇合。

在杨行密围歼庞师古的同时,寿州的朱延寿也开始主动出击,向葛从周的大营发动猛攻。

葛从周不支,率兵出逃,开始向庞师古大军靠拢,想要两军汇合,齐头并进。未曾想在半路遇到了徐怀钰带领的散兵,大骇,率兵北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方便以后阅读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第四十七章 清口战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第四十七章 清口战役并对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