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遗址太多了

作品:我在北大学考古|作者:莫鞑|分类:都市|更新:2021-08-18 00:09:53|字数:8768字

众人一阵哄笑。

其实不知道也没关系。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除非你学地质学。

更不说乐教授的名字最后一个字璕,经常被弄错,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啥字。

《甘肃考古记》出版于1925年,为《地质专报》甲种第五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行。乐森璕译,并附载步达生着李济译的《甘肃史前人种说略》。

当时,乐森璕刚刚从北大地质系毕业,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担任练习员和调查员。

至于放李济先生翻译的论文,这两篇论文内容极为相近。

不管是灰咀坬遗址辛店遗址还是齐家文化或者是马家窑遗址,他们都是有相关联系的。

而,这种这种联系在一帮学生眼中却极为陌生。

他们还不知道用思维导图去记这些东西。

也难怪!

他们连接触都没有接触,何来思维导图。

完全就是苏亦说的太超前,让同学们当故事听罢了。

然而,说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容易。

“刚才同学们,不是问我为什么记忆那么好,都能够把这些遗址的情况了解的那么清楚吗?”

苏亦的话一出来,众人点头。

这些遗址文化名词,对于他们来说,太陌生了。

苏亦暂时不跟他们说思维导图的事情,而是说,“我之前教大家记录这些遗址名称的时候,可以用联想记忆法,比如地名或者是人名,我本人倾向于人名。但是,没有人名的时候,也要用地名,而我刚才说的这些遗址名词,用地名去记录,比较方便,因为从朱家寨遗址发现以后,安特生发现的大部分遗址都在甘肃临洮,这个县,在考古史上是非常出名的地方,有太多的考古遗址了。如果你们去翻看地图的话,就会发现刚才这些地名都遍布在临洮之中。”

甘肃临洮出名到什么地步呢?

这么说吧。

新中国成立前后,临洮境内发现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类型、辛店类型、寺洼类型等各类遗址167处,其中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遗址104处。

当然,有的建国前发掘的,有的是建国后发掘的,甚至还有点是78年以后发掘的。

那么多的遗址类型。

要是这个地方不出名,就见鬼了。

如果对这个县各个地方足够熟悉的话,考古遗址类型都收割了一大半了。

等苏亦介绍完临洮的情况,台下的学生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大家想要研究新石器时代考古或者青铜器时代考古的话,应该应该多跑一跑临洮了,这个地方绝对是一个圣地。”

生怕大家对于临洮的记忆不够深刻,苏亦爆猛料。

“三国演义知道吧?”

虽然不知道三国演义为什么会乱入,但是大家都下意识点头。

“三国演义谁不知道,这还要说啥。”王讯第一个开贫嘴。

苏亦不理会他,继续问,“那么貂蝉知道吧?”

众人忙不迭的点头。

一般男生都露出耐人寻味的目光。

苏亦终于公布答案了,“临洮就是貂蝉的故乡,要是你们真不记得临洮的话,貂蝉总该记住了吧。”

这个都记不住,那枉为北大学子了。

“不仅是圣地,还是福地啊!”

王讯这货,忍不住感慨。

瞬间,课堂又是一阵哄笑。

喜欢我在北大学考古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在北大学考古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北大学考古》,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北大学考古第122章 遗址太多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北大学考古第122章 遗址太多了并对我在北大学考古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