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些诗集,主要是用来练习口语的。
钱立群三人见状,也不奇怪。
要没点储备,怎么可能现场朗诵出来。
“《一个棵开花的树》,这是啥诗歌啊?我怎么没有听说过?”马世昌终于关注到重点了。
钱立群说,“不仅你,我们都没有听说过,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佚名,是他在旧书摊上看到的。”
苏亦点了点头,一脸真诚。
结果,没人信。
“真是我在旧书摊上看到的。”苏亦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没啥底气。
他看着众人的模样,估计,这首诗跟大诗人席慕容无缘了。
估计未来,这首诗歌的作者都是叫佚名。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马世昌念到,“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念完,就直拍大腿,声音下意识提升,“这句好,这个写的好。把佛家前世今生的故事融入诗歌之中,非常难得。”
钱立群说,“更加难得的还在后面。”
马世昌继续翻看,“《石桥禅》?是这首吧?”
吴傅辉点头,“是的。”
马世昌笑,“这首应该是《楞严经》的出来的灵感,利用佛跟阿难的对话,描写男女之情,有些直白,也是一首佳作。”
要论在场众人,谁对佛经最了解的话,非马世昌莫属。
他在敦煌待了十年多,除了清理敦煌洞窟以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整理佛经。
所以一看《石桥禅》他就知道出自《楞严经》。
马世昌说完,钱立群就笑,“这首也是佚名,不是你家小师弟写的。”
苏亦笑着,不解释了。
反正说实话都没人信。
温汝敏接着说,“其实,仅仅是这两首诗就算了,文学社的姑娘不至于那么激动,主要是他当众编了一个佛家爱情故事,还给故事取了一个非常动听的名字《千年等待》,直接把这两首诗用一个女子的爱情故事串联起来,我们中文系的姑娘都疯了。”
“啥故事?本子有记录吗?”
“有,有同学把故事整理出来了。”
“那么快?”就连苏亦都意外。
温汝敏解释,“大家一人记录一段,综合起来,就差不多了。”
等马世昌读完,望着苏亦,哭笑不得,“你小子可以啊,要是再虚长几岁,估计咱们北大的姑娘都要天天给你写情书了。”
众人笑。
温如敏补刀,“不用虚长几岁,在我们岭南,十五已经可以定亲了,而且我们中文系77级也就17岁,更加过分的是,他还跟人家姑娘合唱情歌!”
瞬间,马世昌望向苏亦的表情,充满了惊讶。
这小子。
情窦初开了啊。
喜欢我在北大学考古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在北大学考古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