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吕遵锷先生在楼道口跟高铭先生打招呼的时候,还曾经调侃说,等会回来要过来蹭饭吃,敢情高铭先生的厨艺在北大考古专业的老师群体已经广受好评。
半坡遗址的故事,很精彩。
发掘成果也丰富。
在社会上也获得极高的关注度。
但,跟苏亦的关系,已经不大了。
因为未来几十年内,半坡遗址基本上不需要在发掘了。
一般遗址的发掘,都是配合国家的基础建设的,除非被偷盗严重的墓葬,不然,很少会去主动去发掘。
比如之前苏亦去实习的河宕遗址,所以被发现,就是因为农业学大寨的缘故。
而半坡遗址,也是因为1953年,在西安灞桥发电厂的选址过程中被发现的。
除了五十年代的这几次的发掘以外,直到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工程建设的随工清理中,发现了祭祀等重要遗迹和石砚等重要遗物。
此外,半坡遗址已经发掘完毕。
这种情况之下,苏亦他们基本上不可能去半坡遗址实习了。
不能去半坡遗址实习,有些遗憾,但遗憾也不大,因为半坡遗址博物馆就在那里,有机会去西安,再次走访西北分院所在的仁爱巷,重走当年高铭先生他们走过的路,应该也是一种向师长们的致敬。
毕竟,五十年代,同样是北大的学子们,曾经在西安这所城市之中留下他们极为重要的足迹。
跟定陵一样,苏亦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跟半坡遗址打交道的次数太多了。
他在河宕遗址举办的成果展,就是借鉴半坡遗址现场展览的经验,他推动的河宕遗址广东瓷都博物馆,也是借鉴了半坡遗址博物馆的思路。
心想着,寒假有机会的话,可以跑一趟西安,去一趟半坡看看。
返回北大的路上,苏亦骑车单车,载着许婉韵跟在马世昌的后面。
突然就想唱歌了。
歌词是这样写的。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
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
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
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
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
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
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
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
好巧,这首歌唱的就是西安。
一座苏亦很喜欢的城市。
或者说,很多这是一座考古人都喜欢的城市。
喜欢我在北大学考古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在北大学考古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