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之下,根本就不符合他现在的需求。
北大的师长也意识到这点,才把他安排在省博实习。
只是没想到他心野到这个程度,想要推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的再次发掘。
他的文章发表以后,各方面都做出反应,北大方面也没有与世隔绝,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他闹什么幺蛾子。
好在宿先生得知他想要通过历史语言以及佛教文献去论证稻作起源是从印度传入中国属于谬论之事,也没有制止。
哪里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想跑江西发掘万年仙人洞遗址。
这事并不好弄。
现在的北大并不是后世的北大,触角还没有那么长,可以随意在全国各地去推动考古发掘。
现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考古单位是社科院考古所而不是北大。
北大考古研究室方面根本就没有办法通过官方层面去推动这一次考古发掘,原因很简单,没钱没经费,这事根本不靠谱。
北大方面推动不了,陈文骅也推动不了,这位先生还不是后来的江西社科院副院长,现在的他只是刚通过古代农业科技展览在行业内崭露头角,不算粉嫩新人,却还没有那么牢靠的圈内地位。
苏亦贸然上门,也没啥用。
因此,他一直在等。
等着文章的影响力发酵。
果然,稻作起源在他的刻意钓鱼之下,终于变成学术热点了。
也带来一些正面影响。
比如推动华农的《农史研究》提前创办,也鼓动起来陈文骅那颗躁动的心,对方创办《农业考古》的念头终于起来了。
甚至,jx省博的相关领导也开始重视万年仙人洞遗址问题。
真的如苏亦文章所说那般,仙人洞遗址真是中国稻作起源之一,江西就火了。
不管是对于江西于考古成就的肯定,还是对江西历史的宣传都是极其证明的事情。
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甚至,通过跟陈文骅的通信,苏亦已经得知jx省博的同行也都在好奇,万年仙人洞遗址是不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免费阅读:,!
是真的有史前稻作遗存。
陈文骅已经开始向单位领导申请再次发掘万年仙人洞遗址。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邀请到南昌一叙的原因之一。
那么要不要去呢?
苏亦也在纠结。
他是想去的。
又担心白跑一趟,啥都干不成。
一连几天,苏亦都有些心不在焉的。
他的情况被杨式挺发现了。
询问之下,苏亦也不隐瞒,直接说,“jx省博的陈文骅先生想要重新发掘万年仙人洞遗址,已经在申请之中,还没有得到他们单位领导的批准,想邀请我过去帮忙,我又担心白跑一趟,此外,北大那边也开始催我回去了。”
杨式挺直至本心,“你是想去的,对吧?”
苏亦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我也像验证一下文章的真实性,毕竟文章已经发出去了,牛皮已经吹出去了,遭受到那么多学者的反驳,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不去一趟,有些遗憾。”
杨式挺点了点头,半响后,他说,“那就去吧,剩下的,我来安排?”
“可以吗?”
“试一试!”
过了几天之后,杨先生说,“梁老已经给领导写信了,争取获得部位领导的支持。同样,黄馆长也联系jx省博的领导,如果你要去的话,我安排沈明陪你过去,发掘这事不一定可行,但让你们去南昌交流是没有问题的,毕竟陈先生正好在jx省博创办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他发出邀请让你们去做交流是可以的,发掘的事情行不通,就看展,先取经,未来我们也可以举办相关的展览,甚至,可以邀请jx省博过来我们这边办巡展。到时候,你跟沈明也可以先去遗址做田野调查,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苏亦心中激动不已。
果然,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杨式挺见状,笑道,“也算是省博给你的奖励了,你这两个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帮忙编写发掘报告,黄馆长也都看在眼里,所以不要想太多。”
能不想吗?
就他现在这样一个小菜鸡,啥影响力都没有,想要干啥都需要师长去推动。
想要参与一个发掘,都要谋划那么久。
好不容易达到目的,哪能这么平静。
他还是忍不住问,“北大哪边呢?”
杨式挺哑然失笑,“你不是每周都跟宿白先生通信吗?”
苏亦说,“我担心被骂,不敢跟宿先生说。”
杨式挺哈哈大笑,“别担心,我已经给苏先生跟宿先生发电报了。此外,你们严老师看到你的文章以后,也非常高兴,原本他还打算写文章参与讨论的,但得知你要去江西,他就没写了,想等一等,看你是不是真的有什么了不得的发现。”
对啊,还有严先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