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拳之慢练与诀窍

作品:开局签到刑警队|作者:我喝毛峰|分类:都市|更新:2025-05-09 02:18:49|字数:6642字

李忠轩老说练形意拳先打劈拳一年,然后练钻拳。

当然,悟性不同,时间可能有长短,如何判别劈拳练出来了呢?

李老说了两个标准:一是感觉身上的皮肤似大象皮;二是手心好像有吸力就想攥着。

我要告诉大家,人家说的是对的。

所谓大象皮是感觉自己手上的皮肤增厚了,手也确实老想攥着,因为有了劲的缘故。

你练了这一段时间,浮力尽去,新劲渐生,关键是气血越来越旺盛。

尤其是身体的肢段,手和脚就觉得好像膨胀起来一样,胳臂腿上的筋鼓起来了。

气血在下头顶着走,给你的感觉就是皮肤增厚了。

这种劲随着功夫加深越来越大,反映到手上就是觉得沉重感,和以前不一样了,不自觉就要攥一攥。

而且人也开朗起来。

练内家拳不可操之过急。内家拳没有速成法,需要慢慢成就。

无论是站桩还是行拳,一定不要有操之过急的心,否则短时间内上量一定适得其反。

拳道一体,悟道之后好练拳?

一定要有个悠游人间的轻松意思,思想上才能近道,练拳也才能事半功倍。

练内家拳如存钱,不怕多就怕停,日积月累方显功夫,切忌急躁。

打五行拳,可能有人会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往回收这一下。

只记得往出打这一下,往回收无所谓,简单比划一下过去了,这是错误的。

事实上,五行拳最重要却是往回收这一下,而往出打是在往回收的基础上发出去的。

往回收是个蓄力的过程,蓄足了才能打得出去。

回收做不好,打出去的是半截子拳。蹲身,蓄力,胯部要往后不露声色地微微一坐,把精气神都收拢到丹田里。

同时足跟一沉,尾椎骨一撅,劲顺着脊柱到头顶和两膀发出去,发完了再往回一收,这个劲就整了。

你可以想象拳头和丹田之间有两根橡皮筋相连,总是互相呼应的。

不但劲整了,连精气神都是整的,这样练才能所谓炼精化气,才是内家拳。

形意拳练至中高级阶段的标志

这个阶段的训练重点是连(连贯)圆(圆活)柔(柔韧)整(完整)四点。

郭云深先生称这个阶段为“暗劲”功夫。

“神气要舒展不拘,运用要圆活不滞”,“练之以腾其膜,以长其筋,起劲纵横联络,生长无穷”。

在训练中,要着重把基本姿势,基本动作连贯起来,熟练运用,使动作圆活,舒展。

连贯是指每一招式,即头、肩、肘、手、膝、胯、足相互配合,彼此呼应。

圆活完整则要求做到内外六合,以首领身,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催指,周身浑然一体。

这个阶段的身法训练要侧重柔韧性,灵活性。

打拳可快可慢,快慢自如,势断劲连,劲变意连,既有明快节奏,又有断而复连,绵绵不断的气势。

劲力运用要刚柔相济,含而不露。

握拳不要过紧,发拳如拉弹簧,既坚实又有弹性。

劈掌如同向前劈物。

两手不论怎样运用都要含有韧性,较前阶段的“明劲”、“刚劲”有所不同。

前者明快刚烈;后者含蓄,沉实,柔韧。

迈步落脚的声音也由大变小,由明转暗(微有音响)。

这样练习,表面看来力量好像减少了,其实周身肌肉群的调动反而增强了,突出了周身完整性。

劲力由表露于外转为蕴藏于内,提高了身体的反应能力和速度,以及柔韧等素质。

暗劲者,拳中之柔劲,即炼气化神易筋之道也。

先练明劲,后练暗劲,拳中所练之劲是将形、气、神合住,两手往后用力拉回,其意如拔钢丝。

两手前后用劲,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后拉,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回拉,其意如撕丝绵。

两足用力,前足落地时,足跟先着地,不可有声。

然后再满足着地,所用之劲如同手往前推往下按物一般,后足用力蹬劲,如同迈大步过水沟之意。

拳经云脚打踩意不落空”是前足,消息全凭后脚蹬是后足,马有疾蹄之功,皆言两足之意也。

两足进退,明劲与暗劲之步法相同,唯明劲有声,暗劲无声。

形意合一阶段这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意识、动作髙度结合,形神融化为一的高峰阶段。

郭云深先生称之为“化劲”功夫。我们可以把它说成是形意合一,轻松自如的自动化阶段。

这个阶段练起拳来,要求不为形式所拘,“身体转动,其轻如羽”,“清虚其心,轻松其体”,意领身随,意到手发。

着重“意”的方面多,着重“形”的方面少。

全身各部不可有丝毫拙力。在轻松柔和的活动中,随时可以调动身体各个部位,集中力点,结合呼吸,发出爆发力。

过去武术家讲技击的发劲和意、气、力合一,都是指的这种动则变,变则发,快速集中,随心所欲的劲力技巧和高度协调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签到刑警队》,方便以后阅读开局签到刑警队五行拳之慢练与诀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签到刑警队五行拳之慢练与诀窍并对开局签到刑警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