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金陵之变

作品:聊斋之问道天涯|作者:布衣天涯|分类:仙侠|更新:2022-11-23 06:29:44|字数:7160字

一夜之间,金陵城发生了几起天翻地覆的大事。

金陵知府宋国平被革职查办,锒铛入狱,宋府被抄家,所有家产充公。

同一时间,金陵许多大街小巷显眼的墙壁及公告栏,都贴上了一张张告示,上面写着宋国平被陷入狱经过,为其一家鸣冤叫屈。

翌日,宋国平之子——素有金陵公子之称的翩翩公子宋佳,一大早披肩散发,在国子监门前手举长卷,怒诉其父之冤及其家被害经过,文中历诉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欺压人民,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阉党擅权,世教日衰……”文章洋洋洒洒近万字,此文宋佳主笔,又经楚敏等国子监一众好友修辞调饰,笔力雄健,正气凛然,说到情深处,声泪俱下。

更有其同窗好友,如李天涯、侯朝宗、陈子龙、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楚敏、王京、宁采臣及孙山等闻迅而至,大为激愤,于是随声附和,其他贡生也愤而加入,下午,国子监监生集体罢课静坐,为宋国平一案示威抗议。

国子监祭酒何学海本已数日前书辞职归隐;祭酒一职由何学海副手,司业王松的暂代,王松为人忠厚木呐,素来潜心学问,不理外事。当下不知所措,派人请何学海,只见何学海家门紧闭,门子说何学海日前身体违和,不见外客。

王松无计可施,担心出事,只好苦苦哀求众贡生解散上学,只是众生群情激奋,许多都是血气方刚、年轻好事之辈,王松又素无威严,无应变之才,此刻哪个去理他?

至晚,又有复社领袖张溥乘机而起,发文痛斥阉党,并写了一篇赫赫有名《五人墓碑记》。

在文中,张溥由今日金陵知府宋国平被无端陷构说起,用饱含感情的笔墨,叙述了之前苏州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的动人事迹,歌颂了他们“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也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

文中说,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天启七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者,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

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张溥感慨地说:“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这是说,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偌大的国家,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

接着,他又高度赞扬了五人的义举:“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况且当时假托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苏州百姓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致使阉党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张溥行文极有煽动性,情景交融,感人肺腑。他风神摇曳,正气浩然,痛斥阉党,一时应者云集,名动天下。

在他倡导下,天下十六个着名文社合并成一体,取名为复社。

除了张采,其他大社成员,受张溥所影响,都纷纷加入复杂,杨彝、顾梦麟、陈子龙、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冒辟疆、杨廷枢、顾炎武、归庄、瞿式耜、文震孟等名士都纷纷响应,次第加入复社。其他读书人更不计其数,一时间,复社人数千余人,声势浩大,影响迅速遍及南北各省。

数日后,事态越发不可抑制,群情激奋,金陵震动。各地东林党人应声附和,江南数省俱以声援。

翌日黄昏,金陵许多的读书人纷纷上街示威声援,除了为宋国平鸣冤,又抗议厂卫及锦衣卫各种横行不法行为,要驱逐阄党及锦衣卫出金陵……

刚开始锦衣卫及厂卫还到处围堵、驱逐游行人群,更激起人们愤怒。此起彼伏,整个金陵城到处都是示威队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聊斋之问道天涯》,方便以后阅读聊斋之问道天涯第192章 金陵之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聊斋之问道天涯第192章 金陵之变并对聊斋之问道天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