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两个坚决

作品:大唐第一臣|作者:当年秦风|分类:历史|更新:2023-11-18 01:23:35|字数:8558字

罗力虽是山中僚人,没有学识,甚至大字不识一个,但他可以做到大酋长,也是懂得察言观色,颇有些头脑。

见高冲陷入沉思,他也不催促,只是对着案桌上的酒菜大快朵颐。

等高冲目光看向杨厚,杨厚瞬间正色肃然。

“他怎在北流?”高冲直接问道,这个他就是指罗力。

杨厚闻言只是泛起苦笑,看了看罗力还没开口,罗力便是随意用衣袖擦擦嘴,直说道:“是我自己来的,这岭南的大官,我也只认识杨刺史”。

高冲一阵无语,在了解清楚经过后,心里对于杨厚也是表示同情。

这真是人如其名,杨厚实在是一个厚道人。

陈龙树对云开大山里的俚僚进行编户入籍之后,便意图进一步创造政绩,开始少量征收赋税,哪怕是征收一丢丢,那也是政绩,朝廷也将欣慰许多。

只是没想到这罗窦僚人对于缴税反抗如此激烈。

罗力更是直接找到杨厚,脸皮一死,强行住进刺史府,干脆赖上杨厚了。

完全是混不吝的行径,我是僚人,我没有文化,我没有布帛缴税,杨刺史你看着办吧。

对此杨厚也是无可奈何,陈龙树在这泷州附近可以说是只手遮天,有名望,有权势,他一个统辖两县的下州刺史,可不敢开罪陈龙树。

但是面对不要面皮的罗力,杨厚同样不敢开罪,万一惹恼僚人,他们山中的僚兵直接打进铜州,那可就闹大了,只得任由罗力赖在北流城。

高冲看一眼无可奈何的杨厚,再看一眼粗中有细的罗力,这性格迥异的二人杠在北流,也真是有意思。

“罗酋长”,高冲咳嗽一声,看向罗力,“首先你这个事情,杨使君也是无能为力,你就不要为难他了”。

“为难?”罗力眼睛瞪圆,“我可没有为难杨刺史,他可是好官,也是好人”。

高冲继续无语,罗力这是吃定杨厚性格厚道,不敢动武,若是换做其他强势一些的主官,比如他高冲,甚至是宁纯,你敢如此挟兵自重,已经有胁迫的意味,直接给你打成叛党,然后上报朝廷,发兵征讨。

只是杨厚一心维稳,致力于和平发展,对僚人一直采取安抚手段。

罗窦僚人可以简单理解成云开大山北部的僚人联盟,由数十个僚人部族组成,其中最大的两个部落,一个是罗垌,一个是窦溪。

顾名思义,一个生活在垌里,一个生活在溪边,这也是现在僚人常见的生活之所,汉人以村寨聚居,僚人则以垌溪聚居。

罗力便是罗垌的倒老,也就是酋长,他也是罗窦僚人数十部落共推的大酋长,简单来说,便是部落联盟的大酋长。

去年暴雨,山中爆发山洪,窦溪僚民受灾严重,便是杨厚主动开仓赈济。

这一举动赢得罗窦僚人的敬重,然后遇到陈龙树征收赋税后,罗力这厮知道杨厚是好官,也是实诚人,竟直接来到北流,请求杨厚相助。

只是这个请求方式让杨厚非常为难,两边都是他惹不起的存在。

所以在听闻经略使已到达城外的消息时,杨厚顿时欣喜万分,费心费力的赠送金银美人,以讨好高冲麾下属官,更是煞费苦心,安排这一场饮宴。

所以说先前杨厚行为怪异,有事隐瞒,也是确有其事,不过他并无恶意,这也是高冲为何答应卫队进驻城北大营的原因,不然依高冲谨慎的性子,绝不可能同意。

杨厚听得罗力的话,也是慨叹道:“先前有所隐瞒,万望经略勿怪,只是下官肺腑之言,还望经略明察”。

“杨使君但讲无妨”,高冲端起酒杯,举杯示意便一饮而尽。

杨厚立即斟满酒杯,连饮三杯,而后深深地感叹道:“岭南,难啊,相信经略也是看得到,此地地形复杂,不利于耕种,且文教不兴,不瞒经略,下官有意兴建州学,但这一州二县之地,竟找不出一位像样的州学助教”。

杨厚继续自顾自的说道:“还有俚僚蛮汉杂居,各部族常常爆发矛盾,有时候一张皮毛换一斗粮食都会引发血战,我上任不到三年,已经踏破几十双靴子,每日里在这垌溪村寨之间来回说和,身心俱疲,下官牧守铜州,战战兢兢,唯恐辜负皇恩,只是有些事,非人力所能为啊”。

听到后面,田阳明等人也是为之动容。

“来,敬杨使君”,高冲举杯说道,众人纷纷举杯。

杨厚急忙调整情绪,举杯一饮而尽。

“杨使君放心,铜州的情况,我已大概了解,现在铜州的产业太过单一,回头等我到广州后再做相应调整”,高冲只得宽慰杨厚。

然后看向罗力,脸色肃然,“罗酋长,罗窦僚民的情况我也知道了,我现在明确告诉你,僚民若有困难,无法承担赋税,可以向上反映,但是绝对不可有胁迫之意,否则,天威难测”。

罗力眉头一抖,眼中竟是闪过一丝怒气,杨厚忙是上前附耳低声道:“经略执掌岭南,不得冒犯,莫要忘了钦州宁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臣》,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臣第五百五十八章 两个坚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臣第五百五十八章 两个坚决并对大唐第一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