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呆中醒来的李铭,微笑看着师兄弟们远去,目光重新落回合一塘池塘上面,水波荡漾,清澈异常。
别处结冰,冰层厚厚,比如数里外的沁水河,此处不结冰,山谷内温度明显比别处高了不少,确实是个好地方。
如果耕地再多些,就能建起村落,安稳数百人衣食无忧。
冬季的沁水河,水面比夏季下降了百米不止。
河道深邃,石头密布。受河水长年累月冲刷,河道内的石头,无不圆润光滑。
圆的居多,方的也有,甚至还能见到数百斤重的杂玉玉石。
李铭带着大家下到河道挑选修补寨墙的石头,数十里宽的河道,一百余米高的两岸,好不壮观。
“又找到一块杂玉玉石。”一位村民高兴地说道,二百余斤,试了试,搬不动。
“要是运到我老家毕方郡,最少换2000斤麦子。”
李铭疼惜地看着刚刚发现的那块青中带绿的二百余斤杂玉玉石。
可惜山河万里,运一趟杂色玉石,挣的钱,还没有路上花的钱多。
“你说,将来要是有了仙人的储物袋,装上几万斤杂玉玉石,运到江南,倒腾回来几十万斤大米,那可就发大财了。”一位村民想象力非凡,明显仙人故事听多了。
“有储物袋的仙人,还缺倒腾玉石赚得这点钱。仙人们可都会点石成金。”这是一位中毒更深的。
一群村民羡慕地讨论仙人,也许不存在于现实中的美好,不存在现实中的神奇,才能给生活无尽的安慰吧。生而艰难,需要希望滋养精神。
据说,法师才能炼制储物袋,空间不大,价格极高。非魂力达到一定高度,使用不了。
挑好大小均匀的石头,大家绑上绳子,打一个结,插一根木棍,两人一组,抬起,上河堤,往合一塘抬去。
不用刻意修整,稍稍刀斧加工,便是顶好的建筑材料。沁水河两边的村落,无不如此,从沁水河河道捡大小均匀的石头,砌寨墙,盖房子。
石头每年被沁水河从山里冲出来,年年都有,是大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馈赠。
还有玉石,捡到一块好玉,能挣不少钱。有专门的捡玉人,以此为生。
据说,有些玉石含有元气,法修所用,称为灵石,价值连城。在沁水河基本上捡不到灵石,鱼怪们都不够吃,哪里还轮得到人。有幸从鱼怪肚子里,获得灵石,那就发了,发大财了。
还有鱼,无穷多的鱼。冬天,水边冰面上凿一个窟窿,下钩,急于呼吸新鲜空气的鱼纷纷涌过来,不一会儿就能钓到好多的鱼。
鱼好钓,但不是人人都可以钓,鱼怪藏身暗处,等着吃人。
如果不是实力非凡,如果不是饿急了,没有人愿意到河里钓鱼或者捞鱼。因为不管是丰水期的夏天,还是枯水期的冬天,都是拿命在赌不确定的未来。
但谷山村幸好有刘峰峦、李铭两名武徒,一般的鱼怪不是对手,可以放心大胆钓鱼。
尤其是在冬天枯水期,凿开冰,打个窝子,一钓一个准。这不,李铭在河道中的职责,除了保护大家,就是钓鱼。
李铭在河道最外面的浅水区,凿开大大的一个冰窟窿,嫌钓鱼太慢,下网捞鱼。
投饵,下饵,每隔上半刻钟,撒一次网,收一次网,每一网总能捞上来数条鱼,青鲩、黑鲩、青草鱼、白鲢、花鲢……
种类好多,才不过半天时间,就捞到了一百多斤鱼。可惜,大多是半斤左右的小鱼。
深水区有大鱼,但太危险,李铭不敢靠近。
视力极好的李铭,远远看到深水区的冰面下,数米长的大鱼反复游过,鱼鳞密布,牙齿长长,极为狰狞,是鱼怪,等着盼着,岸上这一堆肉食。
如果把鱼怪引上岸,离开水,那该多好!想怎么杀,怎么杀!鱼怪可是很值钱的,肉大补,说不定还能在鱼怪肚子里获得灵石,那比鱼怪本身还值钱。
羡慕地看着深水区的鱼怪,值好多的钱。
却是有心无力,只敢在浅水区捞一些小鱼。
李铭蹲下,就在河边,刮鳞、去内脏,拿荆条穿起来,一条条洗干净的鱼,好多,好长,一串又一串。
炖汤、油炸,今天有口福了。走之前,李铭随手用网兜把鱼内脏、鱼鳞,远远甩到深水区冰面上面。
鱼怪好凶,撞破冰面,疯狂抢夺鱼内脏。大块的冰,散落水面,像一块又一块石头。鱼怪的力气好大。
李铭看到,鱼怪好像不是全凭力气撞破冰面,有类似法术的天赋神通出现,冰触之即化、即裂。
“这是一只拥有兽丹的凶兽。”李铭在心里想到。
要不然,厚厚的冰,哪能那么容易撞破。
一只青黑色的青鱼鱼怪,朝空气中嗅了嗅,似乎闻到了极为特殊的味道,极为吸引它,竟然跳到冰面上,两根手指粗的鱼须,四处探寻。
认准李铭所在,奋力蹦蹦跳跳过来,鱼鳍如剑,立在两侧和背部,好长,支撑起身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