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山村去往合一塘去的路,之前做了修补,勉强能过牛车。
合一塘越来越近了。山川起伏,丛林尽染一抹金黄。
雪在地上,在树上,依然白茫茫大地与人间。两眼所见,尽是雪。兔子、野鸡的脚印,好多,还有狐狸的、野狼的脚印。
李铭压下追踪而去的想法,要快点赶到合一塘,安顿下来。
再说,谁知道那是多少天以前的脚印了,大黄虽然是追踪高手,但如果距离过远、沟沟壑壑过多,追踪起来并不容易,再加上气味消散的差不多了,鼻子强如大黄,也是有心无力。
李铭更是有心无力,没有血作为指引,仅仅依靠脚印,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不可及。
之前,本着试一试的态度,李铭往大黄的丹田所在渡入了不少真气,以为或许运气好,能催生出一只凶兽,结果除了胖点,再胖点,好色一点,再好色一点,没别的了。
李铭那个气呀,恨不得一脚把大黄踹飞,只是相依为命三年,舍不得。
多少个静悄悄的夜,全指望大黄听他李铭倾诉相思,倾吐烦恼。
到了合一塘,更是孤独一人,更需要大黄做他忠实的听众。但李铭发现,有一定效果,长胖长高是一点,比以前聪明伶俐是另一点。
大黄的智力,现在相当于五、六岁的孩子,在土狗之中,独领风骚。随着继续渡入真气,李铭觉得大黄的智力,肯定还会增长。
“难道我的真气对动物也有效?”李铭吓了一跳,这还了得,如果养一群狗,将来……
李铭迫不及待想养更多的狗了,甚至眼睛瞄了瞄正在拉车的牛,如果也渡入真气,会不会变得不用鞭子抽它,自行拉车,指哪拉哪;自行犁地,又快又好……
可惜,不能无限喝血,不能无限恢复真气,不是每天都能手刃一动物……
李铭碰到过刚死的人,也有效果,全身舒适,比其他的所有的都好。前一段时间,好几次想去杀人,尤其是刘赵氏等不良之人,还好,还好,没有踏出那一步。
取他人性命,以助自己修行,和妖魔鬼怪有什么区别!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修缮合一塘过程中,李铭发现,合一塘范围内的动物,似乎都不算太笨。据说,动物的智慧越高,越容易自族群中脱颖而出,突破成为凶兽。同时,越是野生的,越容易突破;越是家养的,越不容易突破。
有了一定智力的大黄,明显不想去合一塘,一步三回头。想念它在谷山村的后宫,不说佳丽三千,至少也得好几百。
上一回盔狼来袭,敌不过盔狼,死了不少。大黄躲在屋子里,挨着关大耳兔的笼子蜷缩,瑟瑟发抖,屎啊尿啊出来不少,自始至终吓得不敢出去,躲过一劫。
后来,茅草屋屋顶过火,怕死的大黄似乎吓瘫痪了,还是不敢出去。屋顶塌了,埋在下面,差一点死掉。
那只大耳兔,和大黄一起,都被倒塌的屋顶,压在了下面。
李铭因“失魂之症”晕倒在床,李铭倒塌的房子下面又没有其他人,不在第一时间搜救之列。
其他村民忙着自救,一只狗而已,谁会特意记着。当轮到清理李铭的房子的时候,已经是好多天以后了。
还好,那只大耳兔,也被埋在了房子下面,笼子关得死死的,被大黄吃了个干干净净,连毛都没留下一根。
被清理废墟的村民们救出来的大黄,饿得皮包骨头,连路都不会走了。村民们以为大黄不行了,想炖了吃肉,认为发了大财的李铭,看不上大黄这只既丑又矮,还土不拉几的土狗了。
幸好,齐大爷及时赶到,才避免了大黄,命丧黄泉。
对于李铭来说,缺的是大钱,不是小钱。得想办法还钱了,靠打猎吗?太慢。靠捕猎鱼怪吗?太危险。进屿山吗?那更危险。
身家不算薄的李铭,不想再拿生命冒险。在合一塘,耕读日日不香吗?为什么还要去拼个你死我活!
牛车爬上沁水河堤顶道路了。沙子和石头夯实的路面,平平展展。
堤岸两侧,偶尔有几丛灌木,没有高大的乔木。乔木的根太深太大,容易造成漏水溃堤。一经发现,便被铲除。根系较大较深的灌木,也不例外。
沁水河一旦溃堤,何止百里泽国,何止千里泽国,人命必然如沙子滚滚而落,对于鱼怪来说,定然又是一个好年景,可吃饱,可喝足。
在谷山村这三年,李铭曾数次被征发劳役,加固沁水河。搬石头、抬土,夯堤坝,但愿明年平安,后年平安,年年平安。竟然下意识地念起了平安经,李铭自嘲,原来他也不能免俗。
虽然李铭名下的合一塘地势比沁水河河堤还高,水淹不到,但李铭还是不希望有任何的水灾涝灾。
凡有灾祸,必将生命凋零。凡有大灾大难,必将白骨盈野,赤地千里。人,在大自然莫大威势面前,依然是卑微的,脆弱的,不堪一击。
李铭赶着牛车,鞭子时不时响一声,沿沁水河堤顶道路往朝阳升起的地方延伸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