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赈灾中原

作品:明末之西风渐起|作者:李邹虞|分类:历史|更新:2023-09-15 10:03:40|字数:7120字

洛阳城西大街酒楼前的空地上,正泾渭分明的站了两拨人马,其中一波以黑衣大刀为首的人非常嚣张的看着对面孙琼珠等人。

“呵呵呵,小娘们儿你是在说笑话吗?毛都没长齐的小娘皮,还敢在国公面前叫嚷?粮食在我们手里,是我金沙帮的财产,我等想几时卖就几时卖。你们虽然已经付过钱了没错,不过现在的粮价每个时辰都不同,凭什么我要做亏本的买卖?哼哼,老子是洛阳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还要协助大顺朝管理地方呢,你们可不要再耽搁本帮主的时间。再说了,不管怎么样是你们拿不出补充差价的银子,我才只能将这些钱当做尔等违反契约的罚金。”

金沙帮帮主嚣张异常,完全一副不要脸的样子,他蔑视并贪婪的看了一眼孙琼珠,随即朝着张鼎跪地磕头道:“哪有他们这么强买强卖呢?国公,您说是也不是?”

他自信自己相比于这些女子对大顺朝更有用处,于是非常的自得,还想着此间事了之后将孙琼珠几人要回宅邸好好的折磨。

商季威眯着眼睛见此人一脸的小聪明,心中不由得乐开了花,他出来的迟,恰巧没有看见自家国公与孙琼珠等人寒暄,还以为张鼎会偏向他们这些尿壶一般的地头蛇。

“好一个强买强卖!孙琼珠,你来说说。”

张鼎紧绷的面部终于柔和了下来,他之前觉得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可乱包庇人,只要是孙琼珠做了不法的事儿,他也一定会将其拿下,关在自己秦王府的大牢酌情处置,幸亏这金沙帮帮主太过猖狂,连狡辩都没有,很快就自爆了。

“张提督……”孙琼珠咽了咽口水心中不由得有些紧张,她们这些江湖中人最忌讳招惹到官府力量,但现在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张提督因从龙之功已被大顺天子封为岐国公,小姑娘你可不要叫错了。”孙琼珠本能的叫出提督却被崔语棠严肃地打断。

“额,民女无礼了,岐国公。”孙琼珠小脸有些红润且有些委屈,她赶忙行万福礼道歉。

“无碍,不知者无罪,你继续说!”张鼎板着脸点了点头。

“嗯,国公,我们几个此次出来是门派得知了洛阳一带缺粮于是就差使我等带着几百银子前来尽微薄之力,我们在路上恰巧碰见了潜虚子师叔,于是便一块前往洛阳救灾。

可是当我等找到这位钱帮主买粮之后,刚掏出了钱,他就赖账不给放粮,还霸占着我们的银两,小女子只能联合饥饿的难民将探查而来的金沙帮粮库打开,取出应得的粮草,可是这恶棍还有脸前来寻仇,真是太卑鄙了!”

孙琼珠紧紧握着剑柄显得十分生气,她一张俏脸恶狠狠的盯着钱帮主。

“国公---”金沙帮钱帮主见状还想说话,却被张鼎阻拦。

“你们的事儿本公都知道了,此地乃大庭广众之下,还是不要说这些了,你们跟我前往河南府府衙再说。”张鼎说罢立刻将稽查营都尉陈觅招了过来。

“华亭,你现在将稽查营探子给我散布到全城,今晚趁天黑之前,本公要得到洛阳城内谁如今还存着大量的粮食,并且做出过害民之举,这些家族或者帮派里的人全都抓起来,待抄家之后,该怎么判交给随军的督察员官员,若是有人敢抵挡了,全都给本公斩尽杀绝,他们的粮食正好能填补城内空缺。”

面带血腥之色,张鼎小声在陈觅耳边交代,之后就带着众人前往河南府衙。

此时府衙内的官吏早就因前些天左光先的袭来而出城逃命,只有一名身穿儒衫约摸二十七八岁的儒生稳稳的坐在府衙大堂整理书卷。

当他听到动静抬头看见一群人蜂拥而至之时,倒是没有丝毫慌乱,而是恭敬的对着为首那面貌英武不凡,长须穿甲之人递上洛阳城的书名册。

“尔叫什么名字,为何不与建奴的官儿一同离去,莫不是想投降本公?”张鼎盯着此人英俊儒雅的容貌,带着微微的嘲讽之色出言询问道。

“国公,这书生是自己人,他名叫师晏平,乃是成都府新津县人,他十八岁考中举人,却不愿继续考取春闱会试,于是便回乡隐居。直到今年年初他前来洛阳拜访友人却恰巧遭遇兵乱,只能陷在了这里,末将打进洛阳城后发现城中官吏尽皆逃亡,二十万百姓无人管理,于是只能匆匆招揽贤才,整理书册,暂且协助我军施政,而师先生则是由于饿了好几天肚子,实在不能忍受了这才前来投靠我凤翔军,希望能得到些粮食。”

左光先见张鼎质疑赶忙走出来解释了一番。

此话也引得师晏平白净的脸颊有些红润,想他自诩为有才之士、有名有姓之人,刚才也装的十分镇定,却被左光先暴露了他饿肚子的窘境。

“啊?原来如此,师先生,本公失礼了,我还以为你是投靠了建奴的官吏,这才出言调侃。”

对于有才能之士,张鼎从来不吝惜尊敬与礼节,这两件事儿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非常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西风渐起》,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西风渐起第四十四章 赈灾中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西风渐起第四十四章 赈灾中原并对明末之西风渐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