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是否议和

作品: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作者:七月里的烟花|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0 23:00:28|字数:4274字

第198章 是否议和

牢内的犯人听到太子来了,纷纷起身跪在地上。

张乾听到后一个激灵窜了起来,知道他们是因自己而来。

但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只能也跪在地上,顺其自然。

听着脚步声缓缓靠近,直至在自己不远处悄然停下。

可过去许久仍未说话发声,惹得张乾心中一阵又一阵的忐忑不安。

想要抬头看看是什么情况,却连忙按住心中的念头。

终于,一道陌生的年轻声音在耳边响起,听到这句话后,张乾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你就是张乾?”

“回太子殿下,正是小人。”

“听说你手中有多尔衮的情报,可你的情报又是从何而来?”

张乾连忙回答道:“从盛京而来……”

朱慈烺面色骤变,当即冷哼一声:“呵……盛京?”

“果然是关外蛮夷,不过我大明一卫所却被奉为国都……”

朱慈烺双拳紧握,一阵阵怒意从胸口袭来。

“耻辱!!真是耻辱!!”

“日后孤必要亲自率兵、收复故地。”

但事有轻重缓急,如今江南之地比关外更加重要。

虽然心中千个万个不愿意,但若能让后方稳定,对大明只是有益而无害。

“沈阳的情况孤都知道,但要冒风险去剿灭多尔衮,你们除了提供情报之外,还能给孤什么?”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金银珠宝,你可要仔细想想再回答。”

张乾骤然道:“回殿下,小人只是无名小卒,有些事情做不了主。”

“但我大清国的使者已在城外等候多时,能否召他进京商谈?”

朱慈烺没有妄下决断,反而是先将目光看向秦宽。

见秦宽先是点了点头,可随之又摇头,朱慈烺也明白他的意思,当即说道。

“将地点告诉孤。”

张乾飞快报出一个方向地点以及周围地势特点,随后听着脚步逐渐远去,他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

“呼……呼……活下来了……活下来了。”

三人走出大牢之后,朱慈烺开口问道:“武安王接下来打算如何?”

秦宽当即答道:“殿下应即刻入宫禀明圣上,至于是否接见,全凭陛下的意思。”

朱慈烺神色一凝,心中若有所感:“好,孤即刻禀明父皇,二位可要入宫随孤一同觐见?”

吴三桂本想用军营有事推脱,可没想到秦宽竟硬要拉着他。

“自然是要,而且有些事情还得依靠长伯兄……”

不知道秦宽又在打什么主意,但当着朱慈烺的面他也不能拒绝。

三人进入皇宫之后,直奔御书房而去。

朱由检在听得朱慈烺的禀报后,心中不出意外的犹豫起来。

首先,大明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议和的惯例;不和亲、不议和几乎成了大明不成文的国策。

其次,若是议和,肯定意味着要承认满清对辽东大部分地区占领的事实。

这对朱由检来说,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

但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议和几乎是当前最合适的选择。

自己作为皇帝,要做的就是给国家带来最正确的选择,以及当下收益最大的决定。

如果议和,虽然小规模的摩擦避免不了,但双方之间却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正面战争。

如果能抓准这个空档平定天下,到了那个时候,关外满清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由大明铁骑宰割。

而且此次的态势很明显是对方有求于己,对大明有利。

朱由检想要跟满清议和,但却又不能议和;虽然很矛盾,可事实就是如此。

“两位爱卿是何种想法,都说说吧。”

反复纠结之下,朱由检始终拿不下主意,最后只能把话题丢给秦宽二人。

吴三桂犹犹豫豫不敢开口,不出意外三人的目光均是落在秦宽身上。

而秦宽的话却让朱由检心中的期待落空,就连朱慈烺也没有想到。

“陛下,不能议和。”

朱由检长呼一口气问道:“为何不能?”

秦宽抬手指着地图上的南京,更是重重的敲了几下。

“因为南京有伪明,所以决不能议和。”

“一旦议和的消息传出,他们便会以此为借口抨击陛下的正统地位。”

“如今他们尚在江南未曾北上,就是因为他们名分不足,仅此而已。”

但秦宽又指向东北方向,话锋随之一转。

“虽不能议和,但却可以签订协议。”

朱由检目光一亮,连忙问道:“协议?什么协议?”

秦宽指着锦州方向答道:“首先要让他们归还锦州土地,使得宁锦防线能够重新纳入大明手中。”

“其次要让汉民能够按照意愿重新入关,他们不得阻拦半分。”

“如此便可在场面上造成大明占优、收复旧地的感觉。”

“如果陛下担忧群臣反对,那便可以说是满清主动提出的停战协议……”

“既然是协议,那也可以不用公开签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第一百九十八章 是否议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第一百九十八章 是否议和并对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