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来也巧,叶义问刚刚准备去采石军营,就听到了军营之中发生士兵请愿的事情。
南宋的军队将领们虽然都是废物居多,可士兵之中毕竟还有许多热血报国之人。
他们对撤退到建康府是非常不满的,就聚集在一起强烈要求和金人决战。
叶义问一听吓坏了,直接拉住了一旁的督事府参谋虞允文的手。
“虞大人啊,本官突然有些头疼,还是请你代本官前去劳军吧。”
虞允文看着刚刚还好好的叶义问,欲言又止。
叶义问醒悟过来,赶忙躺在椅子上,连声哎哟不断。
虞允文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道:
“下官若去,有军中大事需大人做主,又该如何?”
叶义问忙道:
“我给你临机之权,虞大人尽可当机立断,绝无后患就是了。”
说着,叶义问飞速写了一份允许虞允文“临机专断”的文书,又加盖了自己的印章放在虞允文手中。
然后,叶义问躺回椅子上,继续连声哎哟不断。
虞允文默然片刻,拿着文书摇头离去。
“走,去采石!”
虞允文带着一队随从出了建康府,朝着城外的采石而去。
金军主力就在采石对面,北岸一个叫做“和”的小镇处扎营。
而士兵们的请愿,也发生在采石大营之中。
虞允文刚刚出城不久,就听到了北边传来阵阵鼓声。
随行的官员们本就因为叶义问临阵退缩而心惊肉跳,听到鼓声之后更是慌乱不已。
“虞大人,金贼怕是已经渡江南下了,我们快回建康城吧!”
虞允文哼了一声,怒道:
“我等奉陛下之命前来劳军,焉有不至军营而逃的道理!”
“如今叶大人许我临机专断之权,尔等若是谁敢逃的,本官立刻将其军法从事!”
虞允文这一番喝斥起到了效果,随行众人虽人心惶惶,但还是只能硬着头皮跟随虞允文赶到采石宋军大营。
虞允文刚刚进入大营,就发现营地之中一片混乱。
十万宋军喧哗不断,却连个主事人也找不到。
甚至还有不少宋军士兵背着包袱兵器离开营门,也无人阻拦。
这下子,虞允文也有些沉不住气了,正好看到不远处有一名将军在努力维持秩序,便过去表明身份。
“我乃督事府参谋虞允文,此地主将何在?”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若有所思,好像想起了什么,露出笑意。
“是虞允文啊,这下有意思了,哈哈。”
朱高炽也笑道:
“儿臣在史书上看到这一战后,心中也是颇为好奇。”
“没想到今天竟然能从金幕中看到这一战的实际情况,哈哈。”
朱棣看看朱元璋,又看看朱高炽。
他发现自家老爹和儿子的表情都很奇怪。
既有些期待,又好像在憋笑。
这什么情况?
朱棣的好奇心顿时达到顶峰。
之前南宋和金国的多次战争中,朱元璋和朱高炽可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表情!
朱棣忍不住道:
“父皇,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朱棣。
“你小子还是没看宋史,对吧?”
朱棣心中一跳,赶忙道:
“看了,真看了,才刚刚看到宋仁宗那,这不还没来得及看赵构么。”
朱元璋哦了一声,面无表情地问道:
“宋仁宗的亲生长子叫什么名字,封什么王爵?”
朱棣:“……”
朱高炽努力憋笑。
朱元璋看了一下朱高炽,道:
“你来告诉你爹。”
朱高炽忙道:
“宋仁宗共生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杨王赵昉、雍王赵昕和荆王赵曦,但他们均未长大成人就去世了。”
“后来宋仁宗就过继了堂兄赵允让的儿子赵忠实,改名赵曙接替皇位,这便是宋英宗。”
朱元璋又回过来看了一眼朱棣:
“这才叫看到宋仁宗,懂吗?”
朱棣干笑一声,将视线转到金幕。
娘的,朱高炽这肥小子是皮痒了,竟然当场拆亲爹的台!
回去得好好帮他松松筋骨,就当做是减肥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对着朱棣道:
“看完这金幕,你就可以滚去西征了。”
“早点打完早点回来,看你这样子朕都烦!”
朱棣闻言顿时大喜过望,道:
“儿臣遵命!”
按照朱元璋的年纪来看,这应该就是朱棣在继位之前最后一次能出去指挥打仗的机会了。
那是必须要好好珍惜的。
朱棣回到了东宫,兴致勃勃地召集了诸多幕僚过来。
“咱们这一次西征的目标,就是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是一个由察合台汗国贵族,一个突厥化的蒙古人(也有说法称帖木儿只是向蒙古臣服的突厥贵族后裔)。
他主要活跃在波斯、中亚和西亚地区,几十年的东征西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
就连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闪电”巴塞耶特苏丹,也成为了帖木儿的俘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