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秋收期间(上)

作品:重生六十年代:重新来过|作者:八月百雨金|分类:现言|更新:2023-10-20 00:16:49|字数:13858字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赵建坤的厨艺得到了家里人的一致认可。

日子就这样简单而充实的过着,直到秋收季节来临。

由于秋收,村小放了农忙假,王静怡也腾出了手。

这段时间赵建坤和赵叔、赵婶子,都下地劳作。

王静怡决定要给他们的伙食保障好。

赵建坤他们这班子村委成员,并不搞那些只监督不下地的作风 。

秋忙前,他们已经完善了村委班子。

由于赵宝根和赵枝枝的关系,妇女主任这个职位由马大娘担任。

马大娘的家是村中妇女们聊天聚集地。

她的好人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全票通过。

而村会计选定的是拉牛车的老赵头家的大儿子,名叫赵四牛。

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赵四牛的脾气倔得很。

一旦赵四牛做出了决定,别人再怎么劝说也没用。

他不但脾气倔,而且为人正直坦率,这秉性正是当会计的料。

再加上老赵头是个开通的,儿子、女儿那都是识字的。

因此,赵建坤他们就定了赵四牛做会计。

没想到,虽然赵四牛话不多,但人缘不错,几乎也是全票通过。

选定了会计和妇女主任后,赵建坤他们又指派赵二狗做了计分员。

这赵二狗上了扫盲班后,就像变了一个人,异常认真刻苦,还改了名字叫赵宝东。

赵宝冬的改变,村民们看在眼里。

特别是村里的孤寡老人都得过他的照顾。

因此,赵建坤指派赵宝东的时候,没人提出异议。

至此,赵家庄的新领导班子就成功完善。

由于村委各司其职,这次秋收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

“静怡,你这又做啥好吃的了?”马大娘进门就闻见了香味。

“大娘来了,来,坐会儿。”

王静怡给马大娘递了一个小板凳。

马大娘坐下后,看着王静怡理的山货。

她心里不由羡慕:这秀娥真有福气,静怡在家变着花样给他们做好吃的。

别人秋收都变得黑瘦,而他们却一点没消减。

于是,她笑着说明来意:“静怡,村里的妇女们都提议,让你牵头去采山货,这秋忙大家累得也苦,你看?”

马大娘也知道山货就那些。

她这是让王静怡将山货分给别人。

听到这话,王静怡倒是无所谓。

本来她就不靠着这些过日子,又能卖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她微笑着回应:“都是一个村里住着,这点事我还能不答应。”

马大娘听了这番话,心里又高看了王静怡几分。

她笑着说道:“那我带大家伙儿谢谢你。”随后又赞扬了王静怡几句,高兴地离开。

王静怡目送马大娘离开后,便回屋去看看猪肚包鸡汤熬好了没有。

为了不打眼,王静怡白天送去地里的,都是用猪下水做的肉菜

比如说今天的猪肚包鸡汤,她送饭时只送了猪肚,鸡肉则留着给他们晚上回家吃。

村民们闻见饭菜香味,过来看看。

发现就是他们常吃玉米窝窝头和素炒山珍,唯一多的肉菜是猪肚汤。

猪下水不要肉票,由于是下等肉,价格还便宜。

村里人挤挤也能买两顿回来吃吃。

只是她们没这手艺,做不出这样的味道。

大家看过两次之后,都不再关注王静怡送啥饭菜了。

因为男人们看过就会跟家里的女人抱怨,“一样的东西,人家咋做的比你好?”。

更有甚者还会责骂家里的女人不贤惠。

于是,今天王静怡送饭菜时,其他人都没往跟前找韶。

王静怡见状,笑了笑。

赵建坤他们见王静怡送来了饭菜,便停下了手里的活,走了过来。

“静怡,你今天做的是啥?”

赵婶子走过来,擦了擦手,打开了食盒的盖子。

只见里面放着两道炒菜、好几个大包子,还有一个带盖的搪瓷碗。

这方形食盒是赵建坤为了王静怡送菜方便,而特意做的。

别说,这样食物放的平整,还真不容易侧翻。

赵婶子打开了搪瓷碗的盖子,就看见炖成奶白色的大骨菌菇汤。

她笑着将饭菜分分,他们就着大骨汤吃了起来。

这一顿饭下去,他们吃得全身舒坦了不少。

忙了半天,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可不就是享受。

等赵建坤他们吃完,王静怡把碗筷收拾好,然后问赵建坤:“下午是送绿豆汤,还是泡菊花茶?”

每天下午,王静怡都会送一趟茶水过来。

赵建坤笑着回答:“都可以。”

王静怡白了他一眼,不满道:“说了等于没说。”

于是,她跟赵叔、赵婶子打了声招呼,便回了家。

赵婶子本来因王静怡一直没消息,而有些着急上火。

可这段时间一忙起来,她也没闲工夫想这些。

而且王静怡送来的可口饭菜,赢得了村里其他婶子对赵婶子的羡慕,这让赵婶子感到高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六十年代:重新来过》,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六十年代:重新来过第76章 秋收期间(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六十年代:重新来过第76章 秋收期间(上)并对重生六十年代:重新来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