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蓄奴是犯法的,可在美洲,没奴隶谁来种地?” 一个在美洲拥有大庄园的大明商人直言不讳,“陛下鼓励我们拓荒,只要不反大明,这些小事朝廷也不会管。”
海外的风土人情,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明本土。在松江、北京、南京等大城市,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接受外国的事物。有人学着欧洲人喝牛奶、吃面包,有人穿着美洲土着的兽皮外套,还有人把印度的香料加到饭菜里,说 “这样更入味”。
苏州的 “万国菜馆” 里,挤满了想尝鲜的大明百姓。菜单上既有大明的东坡肉、糖醋鱼,也有欧洲的烤牛排、印度的咖喱饭,还有美洲的烤玉米。掌柜的笑着说:“以前觉得外国菜不好吃,现在才知道,各有各的风味,大家都喜欢吃!”
就连孩子们的玩具,也多了不少 “海外货”。欧洲的玻璃球、美洲的木雕、印度的小鼓,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玩意儿。北京的一家玩具铺老板说:“这些海外玩具比大明的传统玩具卖得还好,孩子们都喜欢新鲜玩意儿!”
观念的转变,带来了社会的活力。以前,大明百姓大多安于现状,不愿意离开家乡;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出舒适区,去海贸中寻找机会,去海外开拓新的生活。以前,大家觉得 “外国都是蛮夷之地”;如今,大家知道 “外国也有好东西,值得学习”。
在常熟县的 “福记海贸代办处”,张老汉最终投了五十两银子到南洋香料生意里,拿到入股凭证时,他激动得手都在抖:“以后,我也是做海贸的人了!”
王秀才则在代办处的帮助下,办理了去美洲的手续,临走前,他对张老汉说:“等我在美洲站稳脚跟,就回来接你去看看,那里的天地比咱们这里大得多!”
这样的场景,在大明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开放的气息,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大明的土地,改变着百姓的观念,也推动着大明朝着更繁荣、更包容的方向发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大明人” 不再只是局限于本土的百姓,而是遍布海外、带着大明文明去开拓世界的先锋;“大明” 也不再只是一个国家的名字,而是一个象征着开放、繁荣与进步的文化符号,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永乐大帝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