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油温之下,茄子是慢慢浸炸的,由硬变软但不断,如果过火则油腻,不足则生涩......”
随着陈宇凡的操作,这茄条变得微黄,这颜色又在逐步加深。
“大约炸一分钟后捞出,再升高油温,用六七成的油温,进行一次快速复炸,逼出茄子里的油温。”
这一次的复炸,非常迅速。
大概只用了十秒钟,陈宇凡就将茄子捞出锅来。
“粤式鱼香茄子,是油煎+飞水两道工序,炸好的茄子快速飞水。”
陈宇凡在滚烫的水中,加入盐和白醋,将茄条快速焯水。
这个步骤非常迅速。
比复炸更快。
大约只用了七八秒钟。
“这个时间绝对不能长,如果久了,就会软烂失形。”
“如果有冰水的话,茄条在飞水之后可以直接入冰水,可保嫩滑、去油腻。”
何雨柱在一旁听着,连连点头。
他掏来的那本旧菜谱上,对于做菜的步骤,都只记录了个大概。
所以,他在做菜的时候只能够连蒙带猜。
如果仅靠自己,何雨柱绝对是弄不明白这其中的诸多细节的。
何雨柱越发对自己拜师这个决定,感觉到明智和庆幸。
这还只是一道粤式鱼香肉丝,他就能学到如此多的东西。
若是以后做一道大菜......
厨艺的提升,不可估量啊!
“茄子处理完之后,你炒制的操作有有问题。”
陈宇凡指了指何雨柱之前使用的黄豆酱。
“粤菜用的不是大酱,而是柱候酱,甚至可以说......这道菜的香味全从柱候酱中而来。”
“柱候酱?”
何雨柱喃喃重复道。
这酱......他倒是听说过,不过却没怎么见过。
实在是粤省和四九城离得太远了,在这个交通还不够发达的年代,四九城里就没有多少正宗的粤菜师傅。
这种粤菜常用的柱候酱,在四九城的市场里也是完全买不到的。
现在,国内大规模生产柱候酱的厂子,也就只有珠江酱油厂,也就是以后的“珠江桥牌”酱油。
而除此之外,也就只有粤省人自己在家酿造的了。
“柱候酱虽然也是黄豆酿造,但味道却是完全不同的,做出来的味道更是天差地别。”
“这柱候酱的酿造配发,改日我可以手写一个给你。”
陈宇凡将柱候酱煸香,还加入了少量的花雕酒。
这都是何雨柱菜谱上没有的内容。
但这些细节,却是可以让这道菜肴的美味程度更进一步。
再向锅中加入蒜末、泡椒茸,煸出琥珀色红油,一股浓郁的香味也随之扑面而来。
同样的一道菜......在陈宇凡的手中,和在何雨柱的手中,味道完全是天差地别!
陈宇凡调配好的鱼香汁倒入锅中,待酱汁冒鱼眼泡时,放入处理好的茄条。
三次抛勺,让每根茄条都裹上浓郁的酱汁,颜色均匀如琉璃一般。
最后给上一点明油......
出锅!
何雨柱看着陈宇凡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动作,不由得长大了嘴巴。
他突然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陈宇做这道菜是完全没有事先准备的。
完全是他自己在这里研究,陈宇凡路过直接就开始了现场教学!
对陈宇凡来说,这是完全随机的一道菜......
竟然就能够做到如此高超的水平!
何雨柱心中惊叹,陈宇凡的厨艺之博大精深,实在是不可估量!
这道粤式鱼香茄子出锅,茄条呈琥珀色,表面附着晶亮红油酱汁,最后撒上的一点葱花,更是为其添加了些许如同碧玉般的点缀。
蒜香、柱候酱的香味、茄条炸制的焦香......
诸多香味交织在一起,扑面而来,让还没有吃晚饭的何雨柱,口水差点流了一地。
“尝尝吧。”
听到陈宇凡的话,何雨柱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碗筷。
夹起茄条时,酱汁如琥珀拉丝。
入口的瞬间,酸甜汁在口腔爆开,先是白糖的甘甜,随即被米醋的明亮酸味平衡,形成了一个恰到好处的酸甜口。
比何雨柱之前自己做的,不知道强了多少。
随即,何雨柱能够感受到......茄条外层裹着薄脆壳带来的微微酥脆,还有咬破后,内里的绵软和塌陷感。
柱候酱的香味和糖醋汁融汇在一起,极其富有层次,在口腔之中海浪叠涌般的回荡。
“实在是太美味了!”
何雨柱发自内心的感叹道。
他对于粤菜知之甚少,一直觉得粤菜应当很普通,完全无法和他擅长的川菜相提并论。
直到现在,品尝了陈宇凡的出品后。
何雨柱才知道,那只是自己之前太孤陋寡闻了。
粤菜和川菜、鲁菜、淮扬菜能并称四大菜系,自然有其中的道理,也有其独到之处的美味。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他需要学习的还是太多太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