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
范晓卿震惊道,
“厂房建设以及公用设施的配套还是其次,生产流程也都这么快理顺过来了吗?怎么可能啊,工业园一期完全达产,就要用到近两万名员工了吧?就算初步实现投产,产能爬坡前期要少一点,怎么也要有六七千员工了吧?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多招聘过来的员工基本都是新手,甚至连基层管理以及技术人员都要从头培养,这点时间能做到真正投产?”
“其实这大半年来,萧良主要时间还是在东洲,”程雷说道,“明面上,何宏泰、梁棠华等人都是星源系旗下的生产管理专家,但这几年来,外界了解情况的,都被萧良赚钱速度吓着了,却很容易忽视一点,萧良他自己才是真正的生产管理大师。”
范晓卿有些怅然,想想又觉得程雷说得有道理。
他们这两年将目光盯着星源的锂电业务,萧良他个人也窝在秣陵搞各种研究,确实很容易忽视一些事实:
宿云生物当年搞人海战术,嘉乐科技也搞人海战术,是谁笑到最后,是怎么笑到最后的?
而新鸿臣的合并,披露了一些南亭集团原先对外保密的经营数据,范晓卿在被抓进看守所之前就看到这些,很容易判断南亭集团在饮料生产、销售等方面早已经建立了先进的管理体系。
而这一切都是萧良打的底子,是在南亭集团走上正轨之后,萧良才将心思转移到蜗巢科技与星源时代的发展上。
程雷说道:“……我在溱东县负责招商,又在开发区负责日常管理,有机会见识不同企业的生产现状,也多次到狮山湾参观考察。我可以肯定的说,鸿盈科技虽然前期都是借用星源的厂区发展,很多地方受到限制,不能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布局,但目前总计八千名员工的现场管理水平,相比一般的台资、港资工厂,只会更高,不会更低。据萧良所说,鸿盈科技工业园一期,到年中就会逐步扩大到一万两千名以上,年底应该要做到一万八千名员工满员;而于此同时工业园二期工程也将于年底之前竣工,再度新增八千到一万名左右的员工。”
范晓卿确实没有机会走进星源的生产体系里去观察,难以想象鸿盈科技如何从无到有,在短短一年半多点的时间里,完成员工总规模逾两万六千人的制造体系的塑造。
这要比单纯的建造占地两三千亩的厂房,复杂多了。
不过,程雷没有必要骗他,他同时也意识到程雷为何会说新荣公司中国区副总裁这个位置,对星源来说不太重要了,问道:
“是不是说鸿盈科技远超预期完成生产准备,而新荣公司今年就要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新增的这些订单,大部分已经被鸿盈科技吃了下来?这是林杰担任中国区总裁都没有办法改变的?”
“目前看确实是如此,”
程雷说道,
“星视通讯电子下属的手机工厂,即便在十一月上旬新荣公司正式组建之后,就第一时间决定开展大规模的员工招聘、培训,但现有的生产流水线,可以挖掘的潜力有限,新增不了多少产能。而大规模扩建产能,哪怕星视是利用现有的厂房及公用配套措施,至少也需要八九个月的周期。这里面比较关键的,还是鸿盈科技产能建设投资太大、太快,使得印刷电路板及SMT贴装等工序的生产装备,今年以来的进口供应一直偏紧,日韩厂商的订单都排不过来。”
程雷继续介绍道,“……除了今年就已经着手重点开发中国市场外,新荣公司还决定以现代电子的数字手机作为发展核心,全球同步加强市场运营,初步设立了零一年全球含中国市场内,新增五百万台手机销量的运营计划,以挽回过去两年时间里,因为陷入债务纠缠而导致的全球市场颓势。现代电子韩国本部以其目前的情况,不可能再新增产能投资,新增的订单基本上就都落到鸿盈科技的头上。星视通讯电子挖掘现有的产能空间,最多只能承接其中的五分之一——这还是各方尽可能平衡的结果。所以说,至少今年上半年新荣公司的订单安排已经明确下来了,要变也要等到下半年……”
“当然,不仅是星视从新荣公司拿到的订单偏小问题,星视还面临很多的头痛问题,远非林杰担任新荣公司中国区总裁就能解决的,”
程雷说道,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鸿盈科技将手机OEM代工价格压得太低了,星视通讯电子要接新荣公司的一部分订单,服务价格被迫保持跟鸿盈一致,同时还不得不大幅降低给爱立信的代工价格。爱立信又不傻,对不对?萧良当初刚收购鸿盈科技,宣传要大举进军手机OEM,其代工能力并没有得到验证,在绝大多数人看来,纯粹以低价粗鲁野蛮的闯入OEM代工市场——行业内对此都极不看好,几乎没有哪家OEM服务商跟着降价。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横扫全球移运通讯终端市场的国际巨头们,除了自身拥有极为庞大的产能规模(独资加合资),即便因为市场急剧扩大,需求溢出,出于谨慎,最初也只是将一小部分利润空间极为有限、其他OEM服务商也不高兴做的低端产品交给鸿盈做。通常情况下,诺基亚、爱立信等国际巨头,轻易不会随便更改给OEM服务商的现有订单。也因此星视给爱立信的OEM代工,一直都享受较高的利润。只是前期准备工作不算,以萧良收购和永电子控股权更名鸿盈科技为起始点,眼下距离鸿盈科技野蛮闯入手机OEM代工市场已经过去八个多月了。哪怕行业内一直都在盛传鸿盈生产流水线出来的手机良品率比同行业平均水准低了一大截,是靠多出两道质检线以及不计亏损的高制造成本,才保证了交付,实际一直都是承受巨额亏损在运营。不过,诺基亚这些国际巨头更信奉鸿盈科技实际交付的数据,而他们大半年来,确实享受到鸿盈物美价廉的OEM服务。因此,不管外部现在还如何质疑鸿盈科技的代工能力,但随着鸿盈科技工业园一期建成,其单月手机OEM贴装、组装能力,目前已经提升到六十万台,包括新荣公司的订单在内,基本上已经被预订一空了。事实上新荣公司市场才刚刚发力,订单占比还很少,也就是说,就算鸿盈拿不到新荣公司的多数订单,也影响不了什么;也可以说新荣公司中国区总裁,萧良真没有看得多重。当然,这种情况对星视最大的麻烦是,哪怕爱立信与星视通讯电子早就签有协议,这次也是强硬的要求星视通讯电子下调给他们的OEM服务价格。一是星视通讯电子没有道理,给新荣跟爱立信两种差异甚大的OEM服务价格。二是爱立信撕毁协议要付出的代价,要比将订单转交给鸿盈科技节约下来的成本还要低一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