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东方朔一个人在那里哈哈大笑。
汉武帝刘彻看见这个情形,不高兴了,现场所有官员都说皇帝说的对,你为什么笑,于是质问东方朔为什么发笑。
东方朔摇头说道:“小臣哪里是笑陛下呢?小臣是笑彭祖的脸长!”
汉武帝不解地问:“彭祖的脸长有什么好笑的呢?”
东方朔回答道:“传说彭祖活到八百岁哩。如果《相书》上真的很准的话,那么彭祖的人中就应该有八寸长,那他的脸就该有一丈多长了。想到这儿,我怎么能忍得住不笑呢?”
汉武帝一听,也不禁大笑起来。
有一天,汉武帝游览上林苑,看见有一棵树长得很奇特,于是问东方朔说:“你知道这棵是什么树?”
其实东方朔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树,就随口胡说了一句:“它叫‘善哉’。”
汉武帝听后也没说什么,但是暗中却派人削掉它的枝干作为记号。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汉武帝刘彻又来到上林苑游玩,又问东方朔做了记号的那棵树是什么树。
东方朔早就把上次的事忘了,又胡说了一句:“叫作‘瞿所’。”
汉武帝刘彻却没忘记,脸立刻一沉,说道:“上次你说这树叫‘善哉’,这次又称这树叫‘瞿所’,怎么两次说的都不一样呢?”
东方朔稍稍愣了一下,心想:这是欺君啊,咋办。可这个事难不住聪明机智的东方朔,于是他笑着说道:“大的马叫马,小的马叫驹;大的鸡叫鸡,小的鸡叫雏;大的牛叫牛,小的牛叫犊;人初生时叫小儿,老了叫某老;以前这棵树叫善哉,现在这树叫瞿所。世人的老小、生死,万物的衰败、成长,哪有固定的名称呢?”
汉武帝刘彻听见东方朔这样说,也就没有对他生气了。
怪哉虫
传说中怨气所化的虫子
?怪哉虫是东方朔说传说有一种虫子,叫做“怪哉”五官皆有,是怨气所化。这种解释在科学上无法证实,不足为信。
中文名
怪哉虫
外文名
-
出处
东方朔
相关人物
汉武帝
相关文章
《四库全书》《广五行记》
故事演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隐喻
要施仁政,不要残害无辜。
词条内容贡献者
共42个贡献者:明溪one、流仙剑六弦琴、白度一下home、PandaKing5688
相关视频更多
05:31
怪哉虫 毕设动画
B站精选
01:18
“怪哉虫”是什么虫,你们知道吗?
B站精选
02:00
解密科学,怨气所化的神秘虫子,由怨气所化
雪舞谈科学飞扬
02:21
怪哉虫:鲁迅笔下的“诡异生物”~【扯斋志异?怪哉虫】
B站精选
原文译文故事故事演变作者TA说参考资料
原文
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眼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中,须臾糜散。
有一次汉武帝到甘泉宫去,在路上看到一种虫子,是红色的,头、眼睛、牙齿、耳朵、鼻子都有,(但)随从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于是)汉武帝就把东方朔叫来,叫他辨认(这是什么),东方朔回答:“这虫名叫“怪哉”。因为从前秦朝时关押无辜平民,百姓都愁怨不已,仰首叹息道:“怪哉!怪哉!”百姓的叹息感动了上天,上天愤怒了,就生出了这种虫子,它名叫‘怪哉’。此地必定是秦朝的监狱所在的地方。”
汉武帝就叫人查对地图,果然是这样。汉武帝又问;“那怎么除去这种虫子呢?”东方朔回答:“凡是忧愁得酒就解,所以用酒灌这种虫子,它就会消亡。”因此汉武帝叫人把怪哉虫放在酒中,一会儿,虫子果然消失了。
阴生是西汉时期,长安城中的一名乞丐,平日衣衫褴褛,行乞于市井。他虽身份卑微,却心怀善念,常以所得微薄食物分济其他贫苦者。世人不知其真实身份,只当他是个寻常乞丐,甚至因其脏污而避之不及。
一日,阴生在街角行乞时,几名泼皮无赖故意挑衅。他们不仅辱骂嘲弄,更以秽物泼洒其身。阴生默然承受,既不反抗也不辩解,仅低头拭去污秽。泼皮见状愈发嚣张,竟将其拖至暗巷囚禁,甚至持刀威胁。面对生死危机,阴生仍无怒色,闭目静坐如常。泼皮以为他懦弱可欺,扬长而去。
此后数日,泼皮变本加厉:在闹市再次泼粪,引来众人围观哄笑。又将其捆绑于破屋,以砖石堵门,意图饿死他甚至持利刃刺向其胸腹,欲置其于死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